
頂缸。代人受過。釘,用同“ 頂 ”。 井岩盾 《瞎月工伸冤記》七:“他檢驗不上,你釘缸。”
“釘缸”一詞的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方言和用法具體分析:
方言中的娛樂活動
在山西上黨地區方言中,“釘缸”(讀音:dīng gāng)指地方曲藝表演,如上黨梆子、上黨鼓書等民間藝術形式。例如:“集子上來釘缸的了”意為“集市上有說書或唱戲的來了”。
替人受過的引申義
在通用語境中,“釘缸”與“頂缸”相通(注音:dǐng gāng),表示代人承擔責任或過失,屬于隱喻用法。如文學作品《瞎月工伸冤記》中“他檢驗不上,你釘缸”即為此意。
争議性解釋
部分詞典提到“形容人勇敢堅定”,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文獻或方言考據,可能為個别來源的誤讀。
語言特點提示
建議具體語境中優先參考方言含義或“頂缸”替代用法,文學作品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釘缸》是一個成語,意為把人困住使其無法脫身或逃脫。
《釘缸》的拆分部首是钅和缶,共有9個筆畫。
《釘缸》一詞源自《莊子·列禦寇》:“鮑叔微且祝于重華之墉,有玄鳥栖于其上者,龐公謂之曰‘井底之蛙’。居者聞其言,曰‘龐公之言,不足以舉魯。’龐公謂之曰‘是何言也?吾何惡足以舉魯?且女奚惡多生而必怪焉?’”後人引用這個故事,形容被困住而沒有自由的狀态。
《釘缸》的繁體為「釘缸」。
古時候《釘缸》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相似。
他因貪污被反腐機構查封財産,如今徹底被釘在了缸裡。
錘煉、嚴刑、束縛、劫持
囚禁、束縛、困住、困擾
自由、解脫、救贖、逃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