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定策的意思、定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定策的解釋

(1).亦作“ 定冊 ”。古時尊立天子,書其事于簡策,以告宗廟,因稱大臣等謀立天子為“定策”。《漢書·韓王信傳》:“﹝ 韓增 ﹞與大将軍 霍光 定策立 宣帝 ,益封千戶。”《漢書·趙充國傳》:“與大将軍 霍光 定冊尊立 宣帝 ,封 營平侯 。”《舊唐書·韋嗣立傳》:“以定冊尊立 睿宗 之功,賜實封一百戶。”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李泌 曰:‘賴陛下語臣,使 楊素 、 許敬宗 、 李林甫 之徒承此旨,已就 舒王 圖定策之功矣。’” 明 李贽 《讀史彙·楊廷和》:“餘又怪其不能以事 康陵 者而事 永陵 也,豈其真挾定冊之功,或恃 世宗 仁聖,終能聽己也耶?”《清史稿·後妃傳·孝欽顯皇後》:“ 穆宗 崩,太後定策立 德宗 。”

(2).決定方略或策略。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運籌 固陵 ,定策東襲。”《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三年》:“庚午,帝還 越州 ,遂定策航海,乃移 四明 。”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二十一年,定策屯田。”

(3).既定的政策方略。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禦之有術,敦率遺典,勤民謹政,循定策,守常險,則可以長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定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曆史背景和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一、古代尊立天子的儀式

指大臣擁立新君并記錄于簡策的禮儀程式。古代新天子即位時,需将擁立過程書寫于簡策,告祭宗廟以昭合法性。例如:

二、決定重大策略

指制定核心方針或軍事戰略,強調決策的周密性。例如:

三、既定的政策方略

指已成體系的國家治理方針,如陸機《辯亡論》強調遵循“定策”以保政權穩定。

現代延伸義

在當代語境中,該詞可泛指重要決策的制定過程,如提到的“領導者需深思熟慮确定策略”。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典章制度、曆史事件及現代語義延伸,核心含義始終圍繞“重大決策的制定與實施”。欲了解完整出處,可查閱《漢書》《續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策(dìng cè)這個詞是指确定決策、制定政策或規劃等方案的意思。下面分别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定(dìng):宀 (mīan) 作為部首,五畫; - 策(cè):竹 (zhú) 作為部首,筆畫共十筆。 來源: 《定策》的“定”意為确定、規定,“策”意為計策、方案。結合在一起,表示确定決策或制定方案。 繁體字形: 《定策》的繁體字形為「定策」,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定策」并沒有特别的古代漢字寫法,其字形與現代形式相似。 例句: 1. 我們需要制定一項定策,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2. 定策需要經過深入的研究和論證。 組詞: 定計(dìng jì)- 确定計策、制定方案 定規(dìng guī)- 确定規章制度 定論(dìng lùn)- 确定論斷、下結論 近義詞: 決策(jué cè)- 制定決策 制定(zhì dìng)- 制定政策、規劃 反義詞: 破碎(pò suì)- 破壞、打破 廢除(fèi chú)- 廢止、取消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