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滴留扑的意思、滴留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滴留扑的解释

同“ 滴溜扑 ”。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一隻手揪住衣领,一隻手揝住腰带,滴留扑摔个一字阔脚板。”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原来是不插拴牢,靠着时呀的门开了,滴留扑仰剌叉喫一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滴留扑"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拟声词组,主要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与方言表述,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该词组由三个单音节拟声字构成:"滴"模拟液体坠落声,"留"为语助词无实义,"扑"形容物体撞击声。组合后多用于描摹物体连续跌落、撞击的声响,例如《元曲选·窦娥冤》中"滴留扑碌碡般跪倒",形容人突然跪地时衣袂摩擦与肢体触地的复合声响。

二、文学语境中的动态描摹

在明清小说中,"滴留扑"常扩展为"滴溜溜扑",强化动作的连贯性与画面感。如《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七回写潘金莲"滴溜溜扑撒了一地汗巾子",既呈现汗巾滑落的旋转轨迹,又暗含人物仓皇情态,达到声形兼备的艺术效果。

三、方言活态传承

现代晋方言仍保留该词汇的变体"滴溜扑",太原话中描述"玻璃弹子滴溜扑滚进炕洞",其中"滴溜"摹写物体滚动声,"扑"强调最终碰撞停滞状态,体现方言对古汉语拟声结构的继承性。


参考资料

  1. 《元曲选注释》,中华书局,2011年
  2. 《金瓶梅词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3. 《晋方言语音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年

网络扩展解释

“滴留扑”是一个元曲中常见的拟声词,主要用于描述突然跌倒、摔翻或物体坠地的动作。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该词读作dī liú pū,表示滑倒、跌跤的动作状态,常伴随拟声效果。例如元杂剧《魔合罗》中:“滴留扑仰剌叉吃一交”,生动描绘了角色摔倒的情景。

  2. 扩展含义
    除跌倒外,还可形容被扔掷、摔翻的动作。如《李逵负荆》中,李逵将人“滴留扑摔个一字阔脚板”,展现了用力摔出的动态。

  3. 词源与变体

    • 该词是元明时期白话文学中的口语化表达,可能与“滴溜扑”为同一词的异写形式。
    • 结构上,“滴留”模拟物体滚动或失衡的声音,“扑”则强化动作的突然性。
  4. 使用场景
    多见于古典戏曲、话本,通过声音与动作的结合增强画面感,现代汉语中已罕见。

建议参考权威古籍注释(如《汉语大词典》)或元曲原文,进一步体会其语境中的生动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宝册不失嶒峻虿尾银鈎臣附赤鸡赤心报国次贫词雅存安调粉雕辒抵饰飞閤负尸阜乡干熯高低潮割尾巴古鲁鲁骨匣毫笺后退豁啦啦虎头护膝举劾矩游开饥荒孔壶空中鲲池鲲鱼蓝牙劳困粮草捩柁率职马甲柱毛类没化旁溢霈霈朋齿飘舞顷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入献散件沙笔睒闪说听算法碎车虫袒免未朞温和无力小瞧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