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墊溺的意思、墊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墊溺的解釋

淹入水中。《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昬墊” 孔 傳:“言天下民昬瞀墊溺,皆困水災。” 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詩:“千年不擁潰,萬姓無墊溺。”《金史·康元弼傳》:“ 大定 二十七年, 河 決 曹 濮 間,瀕水者多墊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及《辭源》中記載,“墊溺”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本義指土地因洪水泛濫或地質塌陷導緻的地表沉陷現象。該詞由“墊”(土陷)與“溺”(淹沒)兩個語素構成,最早見于《尚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東漢經學家鄭玄注曰:“昏,沒也;墊,陷也。民有沒陷之害。”此處“昏墊”即與“墊溺”同源,均描述水患造成的土地下陷災害(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在曆史文獻中,“墊溺”多用于描述黃河、長江等流域的洪澇災情,如宋代李綱《論水便宜六事奏狀》載:“大河決溢,墊溺者不可勝計。”此處特指因河堤潰決導緻的區域性淹沒與地質塌陷(來源:《辭源》修訂本2015年版)。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亦用該詞指代江南水鄉因長期積水形成的沼澤化土地。

從詞義演變角度看,“墊溺”在現代漢語中已退出常用詞範疇,僅存于水利史、災害史等專業文獻中。其構詞法保留古代漢語“同義連用”特征,與“陷溺”“沉溺”等詞存在語義關聯性(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墊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iàn nì,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延伸用法

文獻例證

  1. 《金史·康元弼傳》:“河決曹濮間,瀕水者多墊溺”,描述黃河決堤後百姓被水淹沒的情景。
  2. 白居易詩作:“千年不擁潰,萬姓無墊溺”,強調水利工程對防止水患的重要性。

注意事項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般撫慰百家譜秉正弊衣薄伐采辦觇矕朝宮誠恕池鱗抽抽趔趔搗把電繞樞光惡心煩番鴨風蟲撫甯嘎錦剛柔相濟輵轄公實鼓風規禮海行禍不旋踵嬌生慣養繼赓即墨金石為開劇難軍容拘束闶闳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郎署樂樂斂膝曆賞留命淪蕩門崗面壁磨塼彌日累夜密姻娜袅蔫巴巴峭薄青鵁青箓罄然青玉斾窮鞫渠展設中守適水災溫厚險德小日腳宵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