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点鬼簿的意思、点鬼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点鬼簿的解释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时 杨 ( 杨炯 )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 张平子 之略谈, 陆士衡 之所记’,‘ 潘安仁 宜其陋矣, 仲长统 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后用“点鬼簿”讥刺诗文的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实。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晚唐两诗派》:“又忌用事,谓之点鬼簿,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 清 王夫之 等《师友诗传录》:“若无性情而侈言学问,则昔人有讥点鬼簿、獭祭鱼者矣。”亦省作“ 点鬼 ”。 清 钱谦益 《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之十:“石言雁字并纷如,点鬼穷时又祭鱼。”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点鬼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批判色彩的文学批评术语,其核心含义指文章或言辞中过度堆砌古人姓名、典故的现象。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笔记《朝野佥载》,书中记载初唐诗人杨炯作诗时“好用古人姓名,谓之点鬼簿”,后人以此讽刺创作中缺乏新意、机械罗列典故的行为。

从构词法分析,“点”含检点、罗列之意,“鬼簿”喻指亡者名录,组合后生动比喻创作者如同在生死簿上勾画亡灵般频繁引用古人,暗含对文风僵化的批评。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进一步阐释其文化内涵,认为此类现象折射出文学创作中“以古为尊”的思维定式。

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讥讽诗文中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实”,《中国成语大辞典》则强调其用于批评“缺乏创造性的写作方式”。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常被引申用于评价学术论文、历史小说等文体中过度引经据典导致的阅读障碍问题。

参考来源:

  1.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
  2.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
  3.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4. 商务印书馆《中国成语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点鬼簿”是一个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主要用于讥讽诗文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典故的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卷六,记载初唐诗人杨炯(“初唐四杰”之一)的写作特点:他常在文中频繁使用古人姓名,如“张平子(张衡)之略谈”“陆士衡(陆机)之所记”等,被戏称为“点鬼簿”。

2.本义与用法

3.演变与延伸

4.相关简写

该词亦省作“点鬼”,如清代文献中可见“点鬼之谈”等表述,含义与“点鬼簿”一致。

“点鬼簿”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创作中形式主义倾向的批判,强调诗文应注重内容而非单纯堆砌历史人物或典故。其核心在于倡导文学表达的简洁与创新性。

别人正在浏览...

柏操版职背义负信标置璧谢参枢畅适垂杨點筆雕墙峻宇顶选东老多早儿女子语凡劣富贵不淫付火管顾孤拐面旱苗得雨虹丹景星锦雨救世主疾恶若雠决眦慨念靠把生口齿伶俐逵门老总陵盖六场通头六弓隆贵免遣鸟历奴视苹萦曝场缛礼社会存在渗漓师传守洁疏俗四苦讨打吃塌冗铁猫头耳退公完利顽颜瓦瓯慰解五轮想来想去相媳妇喜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