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德意的意思、德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德意的解釋

布施恩德的心意。《周禮·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慮,使鹹知王之好惡。” 宋 嶽飛 《奏招曹成不服乞進兵劄子》:“比年羣盜競作,朝廷務廣德意,多命招安。” 宋 陳亮 《義烏縣減酒額記》:“是固所以宣天子之德意,而入民之骨髓也。”《清史稿·禮志九》:“降者膝行詣壇下,俛首乞命,經略宣上德意,量加賞賚。” 歐陽予倩 《李秀成》第三幕:“這件袍賜給你,你要體朕的德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德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德意”由“德”與“意”組合而成:

二、曆史用法

在古代文獻中,“德意”常表示布施恩德的心意。例如:

三、現代應用

  1. 品德層面:形容人具備高尚道德,如“德意之士”;
  2. 事物内涵:指深遠的含義或價值,如“此舉彰顯文化德意”;
  3. 姓名寓意:作為名字時,寄托對品德與志向的期許。

四、注意區分

需避免與“德意志”(Deutsch,指德國)或“德意聯軍”(二戰時期德國與意大利的簡稱)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中的具體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意(dé yì)這個詞指的是對道德的理解和意識。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德(dé)和意(yì)。德字的部首是彳,共6畫;意字的部首是心,共13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形象地表達了追求道德和理性的想法。 在繁體字中,德意的寫法與簡體字類似,隻是字形稍微有所差異。古時候,漢字在書寫時比現代簡化字要繁瑣,德意的古代寫法是「德」和「意」的結合,字形較為複雜。 一些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德意的含義: 1. 為人處世要有德意,待人誠懇而正直。 2.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德意,使他們成為有品德的人。 可以組合使用的詞語有很多,比如德行、德才兼備、高尚的德意等。這些詞語都突出了道德行為和思想的重要性。 與德意相關的近義詞包括道德、精神、品行等,它們都強調了人們的行為和思想的道德層面。 反義詞方面,與德意相對的詞語可能包括不道德、浮躁、糜爛等,用以描述對道德倫理的反面行為。 總之,德意是一個描述對道德認識和意識的詞語,它強調了追求道德和理性的重要性。通過理解德意,我們可以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品格,追求人格的完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