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輪的意思、燈輪的詳細解釋
燈輪的解釋
一種大形的燈彩。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三:“ 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師 安福門 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玉,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 唐 陳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體》詩:“芳宵殊未極,隨意守燈輪。” 清 黃景仁 《念奴嬌·元夜步月》詞:“西域燈輪, 東京 火樹,百變魚龍戲。”
詞語分解
- 燈的解釋 燈 (燈) ē 照明的器具:電燈。路燈。燈火(泛指亮的燈)。燈語(通訊方法之一)。燈标。 其它用途的發光、發熱裝置:紅綠燈。指示燈。酒精燈。 裝飾張挂的彩燈:燈節。燈市。河燈。冰燈。 筆畫數:; 部
- 輪的解釋 輪 (輪) ú 安在車軸上可以轉動使車行進的圓形的東西(亦稱“車轱辘”):輪子。車輪。輪胎。 安在機器上能旋轉并促使機器動作的東西:齒輪兒。 指“輪船”:江輪。拖輪。 像車輪的:日輪。月輪(指圓月)。
網絡擴展解釋
“燈輪”是古代一種大型的裝飾性燈彩,主要用于節慶活動,尤其在唐代元宵節期間盛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燈輪(拼音:dēng lún)指用燈盞組合成輪形或樹形的大型燈飾,常以錦緞、金玉等華麗材料裝飾,點燃後呈現璀璨效果,形似花樹或巨輪。
-
曆史與用途
- 唐代文獻記載,燈輪多用于元宵節慶典。例如,唐睿宗先天二年(713年)在長安安福門外搭建的燈輪高達二十丈,裝飾錦绮金玉,燃燈五萬盞,簇擁如花樹。
- 詩人陳子昂在《上元夜效小庾體》中提及“隨意守燈輪”,清代黃景仁的詞作也以“西域燈輪”描繪節慶場景,體現其文化象征意義。
-
結構與演變
燈輪通常為多層輪狀或樹狀結構,可懸挂大量燈盞。其形制可能影響了後世的花燈形式,如宋代“鳌山燈”等大型燈組。
-
現代關聯
現代語境中,“燈輪”一詞較少使用,但類似概念可見于節日燈飾設計,如大型景觀燈組或車輛裝飾燈帶(如福特福睿斯的LED輪廓燈)。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朝野佥載》《漢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燈輪 (dēng lún)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燈輪是指用來托舉和旋轉燈盞的裝置,常見于寺廟和廟會上。它是為了讓燈籠高高升起,以表達吉祥和慶祝活動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燈輪這個詞可以拆分成“火”、“車”和“辰”三個部首,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燈輪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佛經中,是用來形容佛塔上轉動的燈盞。
繁體:
繁體字中,燈輪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燈輪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也是由“火”、“車”和“辰”組成。
例句:
1. 寺廟裡的大燈輪在廟會上轉動,給人們帶來喜悅和溫暖。
2. 我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中心是一座高高的燈輪。
組詞:
燈籠、燈光、輪子、車輪、燈會
近義詞:
燈盞、燈飾、燈塔、燈籠
反義詞:
低矮、未照亮、熄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