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録的意思、登科録的详细解释
登科録的解释
即登科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録看。”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颜甲·冒从侄》:“ 唐 庞严 及第后,登科録讹本倒书名姓为‘严庞’。” 清 孙枝蔚 《归舟经过采石因忆樊若水事》诗:“平生懒看登科録, 若水 江边作钓徒。”参见“ 登科记 ”。
词语分解
- 登的解释 登 ē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僴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记载:登记。登报。登载。 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网络扩展解释
“登科録”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专用名词,指科举考试后被录取者的正式名单。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登科録是科举考试中进士、举人、贡生等及第者的官方名册。它不仅记录录取者的姓名,还包含籍贯、年龄、考官信息以及考试题目等详细内容。
-
历史演变
- 唐代:称为“登科记”,主要用于记载进士及第者。
- 宋元以后:改称“登科録”,并逐渐规范化,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档案。
-
功能与意义
登科録不仅是选拔结果的公示,更是士人社会地位跃升的象征。例如元杂剧《西厢记》中提及“买登科録看”,反映了它在民间作为婚嫁参考的世俗价值。
-
内容结构
典型登科録包括:
- 录取者姓名、籍贯、年龄
- 主考官及各级官员姓名
- 乡试、会试三场考试题目
-
延伸含义
后引申为“取得资格或荣誉的名单”,如现代语境中可比喻考试录取名册或竞赛获奖名录。
如需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或具体历史案例,可查阅《中国科举史》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登科録》一词的意思是指登记科举考试的考生名单。下面给出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部首:癶(头部)
- 笔画:11画
来源:
《登科録》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并录取的考生被登记在《登科録》中,以示功绩。
繁体:
登科録(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登科録(古代汉字写法)
例句:
他的名字被记录在《登科録》中,证明他通过了科举考试。
组词:
- 梦寐以求(形容渴望登科的心情)
- 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制度)
- 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近义词:
- 進士表(指被录取的考生名单)
反义词:
- 落第名单(指没有通过考试的考生名单)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