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等號的意思、等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等號的解釋

[equal-sign] 表示數學上相等或邏輯上等價的符號“=”

詳細解釋

數學名詞。表示兩數、兩式或一數與一式相等的符號,用“=”表示。借指兩件事物相同,稱為“畫等號”。 柯靈 《香雪海·真實想象和虛構》:“它們有聯繫,但又不能畫等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等號”(=)是數學和邏輯學中最基礎的符號之一,主要用于表示兩個數值、表達式或邏輯命題之間的相等關系。以下是其核心含義及擴展解釋:

  1. 數學意義
    在數學中,等號表示兩邊的數值或表達式嚴格相等,例如:
    $$2 + 3 = 5$$
    這裡等號表明左邊的算式結果與右邊的數值完全等同。在代數中,等號常用于建立方程(如$x + 1 = 4$),表示未知數需滿足的平衡條件。

  2. 曆史起源
    等號由英國數學家羅伯特·雷科德(Robert Recorde)于1557年發明。他選擇用兩條平行線“=”作為符號,理由是“沒有兩樣東西比它們更相等”(Nothing is more equal than parallel lines)。

  3. 編程中的擴展含義
    在編程語言中,等號常被賦予特殊功能:

    • 單等號(=):用于賦值(如Python中x = 5表示将數值5賦予變量x)。
    • 雙等號(==):用于比較相等性(如if x == 5:判斷x是否等于5)。
  4. 邏輯與符號擴展
    等號衍生出多種變體符號以滿足不同場景:

    • 約等號(≈):表示近似相等(如$pi approx 3.14$)。
    • 全等號(≅):幾何中表示圖形全等(形狀、大小完全相同)。
    • 不等號(≠):表示不相等(如$3 ≠ 4$)。
  5. 日常用法隱喻
    在非學術語境中,等號常被用來比喻平衡、等價或關聯,例如“努力=成功”中的象征性表達,或“1小時=60分鐘”的單位換算。

注意:使用等號需嚴格區分其應用場景,尤其在數學與編程中,避免因符號誤用導緻邏輯錯誤(如将賦值符“=”當作數學等號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等號》這個詞的意思是用來表達兩個事物相等或相同的概念。它是數學中常用的符號之一,也常用于表示相等關系的語言表達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可以将《等號》一詞拆分為“⺆”和“從”,其中“⺆”為左邊的部首,表示牽制或推動的意思,“從”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跟隨或效仿的意思。《等號》的筆畫總數為9畫。 《等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等號是由一個表示平衡的橫線“—”和一個倒立的“十”字組成。 以下是一些關于《等號》的例句: 1. 2 + 2 = 4 (兩加兩等于四) 2. 他的講解等于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課。(His explanation was equal to giving us a vivid lesson.) 在組詞方面,《等號》可以與其他詞組合使用,例如:等式(equation)、相等(equality)、等量(equivalent)等。 與《等號》相關的近義詞包括:相同(same)、一樣(identical)、等同(equivalent)等。 這些詞都表示兩個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等或相同的特點。 與《等號》相反的概念是不等號(inequality),用于表示兩個事物不相等或不同的關系。 總之,《等號》是一個用來表示相等或相同概念的符號,起源于中國古代漢字寫法。它在數學和語言表達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常用于構建數學等式和表達兩個事物之間的相等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