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等號的意思、等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等號的解釋

[equal-sign] 表示數學上相等或邏輯上等價的符號“=”

詳細解釋

數學名詞。表示兩數、兩式或一數與一式相等的符號,用“=”表示。借指兩件事物相同,稱為“畫等號”。 柯靈 《香雪海·真實想象和虛構》:“它們有聯繫,但又不能畫等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等號(=)是現代漢語中表示相等關系的數學符號,在漢語詞典中具有以下核心釋義:

一、基礎定義

等號是用于表示兩個數值、算式或表達式完全相等的符號。其基本功能是連接具有相同數學或邏輯值的兩端,如“3+2=5”表示算式結果的對等關系。該符號在中文語境中讀音為“děng hào”,字形由兩條平行且等長的橫線組成。

二、數學與邏輯含義

在數學體系中,等號嚴格遵循以下規則:

  1. 自反性:任何量等于自身($a=a$)
  2. 對稱性:若$a=b$,則$b=a$
  3. 傳遞性:若$a=b$且$b=c$,則$a=c$ 這種關系構成等價關系的基礎,區别于表示近似值的“≈”(約等于)或賦值操作的“:=”(定義符號)。

三、引申用法

在非數學語境中,等號衍生出比喻義:

四、權威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287頁明确定義等號為“數學中表示相等的符號”,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2. 國家标準GB/T 15834-2011《标點符號用法》将等號歸類為運算符號,規範其學術使用場景。
  3. 漢典網收錄的等號詞條詳述其跨領域應用特征,參見漢典-等號

注:以上引用來源中,《現代漢語詞典》為漢語規範工具書,國家标準具有強制效力,漢典網為權威線上辭書平台,共同确保釋義的準确性與公信力。

網絡擴展解釋

“等號”(=)是數學和邏輯學中最基礎的符號之一,主要用于表示兩個數值、表達式或邏輯命題之間的相等關系。以下是其核心含義及擴展解釋:

  1. 數學意義
    在數學中,等號表示兩邊的數值或表達式嚴格相等,例如:
    $$2 + 3 = 5$$
    這裡等號表明左邊的算式結果與右邊的數值完全等同。在代數中,等號常用于建立方程(如$x + 1 = 4$),表示未知數需滿足的平衡條件。

  2. 曆史起源
    等號由英國數學家羅伯特·雷科德(Robert Recorde)于1557年發明。他選擇用兩條平行線“=”作為符號,理由是“沒有兩樣東西比它們更相等”(Nothing is more equal than parallel lines)。

  3. 編程中的擴展含義
    在編程語言中,等號常被賦予特殊功能:

    • 單等號(=):用于賦值(如Python中x = 5表示将數值5賦予變量x)。
    • 雙等號(==):用于比較相等性(如if x == 5:判斷x是否等于5)。
  4. 邏輯與符號擴展
    等號衍生出多種變體符號以滿足不同場景:

    • 約等號(≈):表示近似相等(如$pi approx 3.14$)。
    • 全等號(≅):幾何中表示圖形全等(形狀、大小完全相同)。
    • 不等號(≠):表示不相等(如$3 ≠ 4$)。
  5. 日常用法隱喻
    在非學術語境中,等號常被用來比喻平衡、等價或關聯,例如“努力=成功”中的象征性表達,或“1小時=60分鐘”的單位換算。

注意:使用等號需嚴格區分其應用場景,尤其在數學與編程中,避免因符號誤用導緻邏輯錯誤(如将賦值符“=”當作數學等號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暗堡腤臜阿薩姆人阿堂百累邦途便好别開一格别無長物不謝蒼頭長楊宮赤金傳感處之綽然雌牙扭嘴敵應兌款而今而後泛辭豐嘏鬼闆眼焊镴齎持戒體謹辭驚魂攝魄經説擊轊卷次卷素口調廉白連鴈列疏鸾耦鹭鼓羅圈冒地薩怛嚩腦帶逆探偏重勤奮窮士三不欺散話山沖删詩生馬侍燕水遁驷不及舌速達孫大聖太平鼓亡從尾生之信瘟氣無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