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律風的意思、德律風的詳細解釋
德律風的解釋
英語telephone的音譯。電話。利用電流使兩地的人互相交談的裝置。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三:“況輪船、鐵路、電綫、德律風之屬……更烏從而絶之乎?” 茅盾 《機械的頌贊》:“交通停頓了,馬達不動了,電燈不亮了,德律風不通了,三百萬人口的大都市 上海 便将成為死的黑暗的都市了。”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律風的解釋 《漢書·律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氣合以生風;天地之風氣正,十二律正。”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律得風氣而成聲,風和乃律調也。”後因以“律風”指和風。《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五·唐祀圓丘樂章》:“
網絡擴展解釋
“德律風”是漢語中對英語單詞“telephone”的音譯,意為“電話”。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德律風”指利用電流實現遠距離語音通信的裝置,即現代電話的早期中文譯名。這一譯名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文獻中較為常見,後逐漸被“電話”取代。
2.詞源與演變
- 音譯來源:直接音譯自英語“telephone”,其希臘語詞根為“τῆλε”(遠)和“φωνή”(聲音),意為“遠距離傳聲”。
- 曆史背景:19世紀末,西方科技傳入中國時,音譯詞盛行,如“德律風”“引擎”(engine)等,後因意譯詞更易理解,“電話”成為主流。
3.文獻用例
- 清代譚嗣同在《仁學》中提及“輪船、鐵路、電線、德律風”作為現代文明的象征。
- 茅盾在《機械的頌贊》中描寫上海癱瘓時寫道:“德律風不通了……都市成為死的黑暗”,體現當時“德律風”已是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4.補充信息
- 近義詞:“電話”為該詞的标準現代譯法。
- 技術原理:早期電話通過聲波振動金屬片産生電信號,經導線傳輸至接收端還原為聲音。
“德律風”是特定曆史時期的語言産物,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與科技詞彙的本土化過程。如今該詞主要用于研究文獻或曆史語境中,現代通用術語為“電話”。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律風(dé lǜ fēng)這個詞是指電話的意思。它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德、律、風。
德的部首是彳,筆畫數為3。律的部首是彳,筆畫數為9。風的部首是風,筆畫數為4。
德的來源可能與“德”這個字的本義有關,表示高尚的道德品質。在電話的發明初期,電話被視為一種突破時代的高尚科技,因此起名為“德律風”。
《德律風》這個詞也有繁體字“德律風”。在小篆字體中,德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律的寫法則結構相對複雜,風的寫法則與現代漢字有所差異。
在古時候,中國并沒有電話,因此不存在德律風這個詞的使用。現代漢字的詞彙總是根據當時的需求來創造的。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德律風:
1. 他拿起德律風打電話給朋友。
德律風的組詞有:電話、手機、通訊等。
德律風的近義詞可能是:電話、通話設備。
德律風的反義詞可能是:傳真、信件。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