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便的意思、德便的詳細解釋
德便的解釋
猶言惠予方便。舊時對人有所請求時的用語。 魯迅 《書信集·緻台靜農》:“兄可否托一機關中人,如在大學或圖書館者,代為發函購置,實為德便。” 阿英 《灰色之家》三:“敝局長接到此信,特着敝人攜車前來,要求引渡,以便歸案辦理,德便德便。”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便的解釋 便 à 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便當。便利。便道。便民。 簡單的,禮節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簡便。便宜。隨便(適當地,看事實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 便利的時候:便中請來信。
網絡擴展解釋
“德便”是一個舊時漢語書面用語,主要用于請求他人給予方便或幫助時的禮貌表達。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 德:指恩惠、善行,引申為對他人施加的善意。
- 便:意為便利、方便,此處指請求對方行個方便。
- 組合含義為“希望您以德行惠予方便”,即謙遜地請求他人幫助或通融。
-
典型用法
常見于書信或正式場合,例如:
魯迅《緻台靜農》:“兄可否托一機關中人代為發函購置,實為德便。”
阿英《灰色之家》:“特着敝人攜車前來,要求引渡,以便歸案辦理,德便德便。”
-
語境特點
- 謙敬色彩:通過擡高對方(“德”)與自我謙抑(“便”)體現禮貌。
- 書面語屬性:多用于舊式公文、信函,現代口語中已罕見。
-
近義詞
類似表達包括“惠允”“俯允”“鼎力相助”等,均屬傳統謙敬用語。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仿古文體中。若需在當代正式文書中表達類似含義,更建議使用“懇請協助”“煩請惠允”等現代敬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德便(dé biàn)在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指的是道德和行為表現得好、得體,處事盡責和方便順暢。這個詞強調了一個人的品德與行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良好的道德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便利和好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德便的拆分部首是彳(chì)和心(xīn)。彳是表示行走的意思,心是表示心思和情感的意思。德字的筆畫為9畫,便字的筆畫為9畫。
來源:德便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德字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常用作形容詞,表示道德好、行為好。便字則表示方便、順利。将這兩個字合成德便,是為了強調受道德規範約束的人會以行為得體為人,同時也能獲得方便和順利的好處。
繁體:在繁體字中,德便的寫法依然保持不變,仍然是「德便」。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德字和現代寫法相似,隻是筆劃的順序和一些細節方面有所不同。同樣地,便字的古代漢字寫法也和現代寫法相差不大。
例句:
1. 他的為人很德便,無論是對待朋友還是對待陌生人,他總是彬彬有禮。
2. 她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公益事業中,真是一個德便之人。
組詞:德行、德藝雙馨、德高望重
近義詞:品德好、為人端正
反義詞:不德便、品行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