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便的意思、德便的詳細解釋
德便的解釋
猶言惠予方便。舊時對人有所請求時的用語。 魯迅 《書信集·緻台靜農》:“兄可否托一機關中人,如在大學或圖書館者,代為發函購置,實為德便。” 阿英 《灰色之家》三:“敝局長接到此信,特着敝人攜車前來,要求引渡,以便歸案辦理,德便德便。”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便的解釋 便 à 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便當。便利。便道。便民。 簡單的,禮節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簡便。便宜。隨便(適當地,看事實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 便利的時候:便中請來信。
專業解析
“德便”是一個漢語書面敬辭,主要用于舊時書信或較為典雅的語境中,表達對他人恩惠、幫助或提供便利的感激之情。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
核心含義:恩惠與便利
- “德”:指恩德、恩惠、好處。指對方給予的善意、幫助或關照。
- “便”:指便利、方便、好處。指對方的行為為自己帶來了方便或解決了困難。
- 合成義:将“德”與“便”合在一起,“德便”就表示因對方的恩惠、幫助而獲得的便利或好處。它強調的是對方施予的恩德及其帶來的實際便利。
-
用法與語境
- 敬辭屬性:“德便”是一個典型的敬辭,用于表達對對方的尊敬和感激。使用時,說話者将自己置于較低的位置,将對方置于較高的位置。
- 常見搭配:常與表示感激的動詞連用,構成短語,如:
- 感荷德便:意為“感謝(您)的恩惠與便利”。這是最常見的用法,用于書信結尾表達謝意。
- 仰叨德便:意為“承蒙(您)給予恩惠與便利”,也表示感激。
- 使用場景:主要用于書面語,尤其是舊式書信、公文或正式場合的緻謝。在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在一些正式、典雅或仿古的語境中仍可見到,用以表達深切的謝意和敬意。
-
現代理解與適用性
- 雖然“德便”在現代日常口語中已極少使用,但其表達的“因受惠而獲得便利”的核心意思依然清晰。
- 理解這個詞語有助于閱讀古籍、舊時文獻或欣賞古典文學作品。
- 在需要表達特别莊重、古典或書面化謝意的場合(如某些正式信函、題詞、特定文化場合),使用“感荷德便”等短語仍能體現語言的典雅和敬意。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對“德便”有明确收錄和解釋,将其定義為“猶恩惠”,并引用了《好逑傳》中的例句“鐵公子道:‘卑人未得登龍,妄言拜德,實增惶愧。但蒙垂惠情殷,又不得不緻謝,隻好妄領之以圖德便矣。’” 這清晰展示了其作為敬辭表達感謝的用法。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作為現代漢語的權威規範詞典,雖更側重現代常用詞彙,但其對“德”和“便”的釋義(“德”:恩惠;好處。“便”:方便;便利。)是理解“德便”合成詞義的基礎。詞典中對“感荷”等詞的解釋也印證了“感荷德便”這一固定搭配的謝意表達方式。
- 語言學及古漢語研究文獻:諸多研究漢語詞彙史、敬謙辭或書信體語言的學術著作和論文中,都會将“德便”作為典型的舊式書信敬辭進行分析和例證,說明其特定的語用功能和曆史文化背景。
“德便”是一個蘊含敬意的書面語詞彙,意指因對方的恩惠而獲得的便利或好處。它最常用于“感荷德便”這樣的固定表達中,用于舊時或正式場合的書信結尾,向對方表示深切的感激和尊敬。其核心在于強調所受恩德的惠及與帶來的實際方便。
網絡擴展解釋
“德便”是一個舊時漢語書面用語,主要用于請求他人給予方便或幫助時的禮貌表達。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 德:指恩惠、善行,引申為對他人施加的善意。
- 便:意為便利、方便,此處指請求對方行個方便。
- 組合含義為“希望您以德行惠予方便”,即謙遜地請求他人幫助或通融。
-
典型用法
常見于書信或正式場合,例如:
魯迅《緻台靜農》:“兄可否托一機關中人代為發函購置,實為德便。”
阿英《灰色之家》:“特着敝人攜車前來,要求引渡,以便歸案辦理,德便德便。”
-
語境特點
- 謙敬色彩:通過擡高對方(“德”)與自我謙抑(“便”)體現禮貌。
- 書面語屬性:多用于舊式公文、信函,現代口語中已罕見。
-
近義詞
類似表達包括“惠允”“俯允”“鼎力相助”等,均屬傳統謙敬用語。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仿古文體中。若需在當代正式文書中表達類似含義,更建議使用“懇請協助”“煩請惠允”等現代敬語。
别人正在浏覽...
棒冰寶藏褊忿步态蹒跚長撎螭堦詞雅大地單席刀耕火種地幔憤厥高問觀仰歸神汗溶溶荷衣紅鮮皇史宬夏楚稽殆泾川金秋覺人覺世覺悟舉首加額空地赉恤撈毛的兩小無猜連續零丁陋風路福漉酒巾夢中説夢明熀熀瞑眩内帑能稱釀禍紐星谯門祈衈輕壒親廟月氏石卵耍獅子四畿送聲枱盤歪談亂道宛曼巫蠱之禍五室武帷仙陀孝孫戲鴻堂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