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意思、大一的詳細解釋
大一的解釋
古代道家用語。謂大到極點而囊括一切。《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内,謂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無外,謂之大也;入於無間,謂之小也;雖復大小異名,理歸無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氣。《禮記·禮運》:“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 孔穎達 疏:“必本於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氣也。”
(2).指原始樸素狀态。《荀子·禮論》:“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大一也。” 楊倞 注:“雖無文飾,但復情以歸素質,是亦禮也。”
(3).指太古時代。《荀子·禮論》:“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 楊倞 注:“大一謂太古時也。”
(4).指天。《莊子·徐無鬼》:“大一通之,大陰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陽數。大一,天也,能通生萬物,故曰通。”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一的解釋 一 ī 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代)。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全;滿:一生。一地水。 相同:一樣。顔色不一。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
網絡擴展解釋
“大一”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以下是常見解釋:
1.教育階段:大學一年級
- 指本科或專科教育的第一個學年,學生剛進入大學,需適應新環境和學習方式。課程通常以公共基礎課和通識教育為主,部分專業課程開始引入。此階段學生常面臨時間管理、自主學習等挑戰,也是探索興趣、參與社團活動的關鍵時期。
2.曆史/政治術語:“大一統”的簡稱
- 源自中國古代思想,強調國家政治、領土和文化的統一性。如《公羊傳》中“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指推崇周天子權威,主張中央集權。後世引申為反對分裂、追求國家統一的政治理念。
3.哲學/宗教概念
- 道家思想中,“一”可指宇宙本源或“道”的初始狀态。如《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象征萬物生成前的混沌統一狀态。
使用建議
- 教育場景:通常指大學一年級,如“我是大一生”。
- 曆史文化場景:多與“大一統”相關,如“秦漢推行大一統政策”。
- 哲學讨論:需結合上下文,指向宇宙本質或終極真理。
若需更精準的解釋,請補充具體語境或使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一(Dà yī)是指大學的一年級,也被稱為大學新生的第一年。接下來,我将對這個詞進行拆分、解釋來源、介紹繁體字、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給出例句,并列舉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一的拆分部首是大字的大(dà),筆畫為3畫,一字的一(yī)部首同樣是一字的一(yī),筆畫也是1畫。
來源:大一是由“大學一年級”簡化而來,意為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個學年。大學通常分為四個學年,每一年稱為一個“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
繁體:繁體字“大一”與簡體字相同,無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大一沒有具體的寫法,因為在古代,大學教育不如現代普及,所以大一這個詞并沒有出現在古代漢字中。
例句:我現在是大一的學生,正在適應大學的生活。
組詞:大一年級、大一生活、大一新生、大一課程等。
近義詞:大學一年級、新生。
反義詞:大二、大三、大四。
希望這些簡要的解釋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