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洋盆地的意思、大洋盆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洋盆地的解釋

簡稱“洋盆”。面積遼闊,四周較淺而中部較深的大洋底。深度2500大洋盆地6000米。為大洋的主體。其面積占海洋總面積的78%。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洋盆地是海洋地質學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定義和特征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定義 大洋盆地簡稱“洋盆”,指位于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的深海區域,是海洋的主體部分。其典型深度範圍為2500-6000米,面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45%-78%(不同文獻統計口徑差異)。

2. 地理特征

3. 地質意義 作為地球表面最大地貌單元之一,其形成與闆塊構造密切相關。例如太平洋盆地通過沉積岩年齡證實侏羅紀已存在,為研究海洋演化提供關鍵證據。

4. 特殊說明 在漢語語境中,該詞還被引申為比喻寬廣的發展空間,但此屬文學修辭用法。實際應用中需注意區分專業術語與比喻義。

建議通過國家地理數據庫或海洋地質專著獲取更精确的闆塊分布圖與年代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洋盆地,是指海洋底部的廣闊地形。此詞的拆分部首為大和水,共有9畫。這個詞的來源是指大海中較為平坦的地形區域。在繁體中,大洋盆地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漢字寫法也是大洋盆地。以下是一個例句:“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盆地之一。”有關此詞的組詞有:大洋、盆地。近義詞包括:海底平原、海底坡。反義詞可以是:島嶼、陸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