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戴的意思、大小戴的詳細解釋
大小戴的解釋
(1).指 西漢 今文經學家 戴德 與其侄 戴聖 。二人同受《禮》于 後蒼 , 德 傳《禮》八十五篇,稱《大戴禮》; 聖 傳《禮》四十九篇,稱《小戴禮》。見《漢書·儒林傳》。
(2).指 宋 戴述 、 戴迅 兄弟。二人并習 程頤 之學,時稱大小 戴 。門人合刊其文,稱《二戴集》。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小戴的解釋 .稱 漢 戴聖 。《漢書·儒林傳·孟卿》:“ 德 號 大戴 ,為 信都 太傅; 聖 號 小戴 ,以博士論 石渠 ,至 九江 太守。由是《禮》有 大戴 、 小戴 、 慶氏 之學。” 宋 呂定 《糟蟹
網絡擴展解釋
“大小戴”是漢代經學史上的重要人物組合,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西漢經學家戴德(大戴)與其侄戴聖(小戴)。兩人同受《禮》學于後蒼,分别編纂了《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
二、主要貢獻
- 文獻整理
戴德編訂《大戴禮記》八十五篇,戴聖在此基礎上删減為四十九篇的《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成為儒家經典“五經”之一。
- 思想傳承
書中系統記錄了周代至漢代的禮樂制度、聖賢言論及社會規範,如《曲禮》《大學》《中庸》等名篇均收錄其中,對後世儒學發展影響深遠。
三、曆史意義
- 經學地位:大小戴的《禮記》與《周禮》《儀禮》并稱“三禮”,是研究古代禮制的重要文獻。
- 文化影響:通過注釋和闡發聖賢思想,使禮樂制度得以系統化傳承,成為古代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依據。
四、其他釋義
宋代戴述、戴迅兄弟也曾被稱作“大小戴”,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主流仍指漢代戴德、戴聖。
如需進一步了解《禮記》内容或禮樂制度,可參考《三字經》相關注釋及漢代經學史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小戴》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該詞是指在某種關系或地位上高低不同的兩個人之間的互相稱呼。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小戴》包含三個漢字,其中“大”的部首是“大”字頭,有三畫;“小”的部首是“小”字頭,有三畫;“戴”的部首是“戈”字頭,有四畫。
來源:《大小戴》這個詞源于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用以表示尊卑之間的稱呼關系。
繁體: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明顯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明确規定《大小戴》這個詞的寫法,常采用筆畫繁多的字形。
例句:他們是兄弟,但是因為年齡差異,彼此互稱《大小戴》。
組詞:大小、大戴、小戴
近義詞:大小關系、長幼之序
反義詞:平輩、同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