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威的意思、大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威的解釋

(1).猶大畏。最可畏懼的事。指禍亂。《老子》:“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朱謙之 校釋引 羅振玉 曰:“ 敦煌 庚本作‘大畏至矣’。”

(2).大的權威;大的威勢。《戰國策·齊策六》:“且吾聞,傚小節者不能行大威;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賊雖戰勝,而素懾大威,客主不相知,夜遂引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威"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威嚴顯赫之态 在傳統語境中,"大威"形容極具震懾力的威嚴狀态,多用于描述上位者的儀态或自然界的磅礴氣勢。例如《漢書·藝文志》中"王者大威"即指君主威嚴,而清代詩詞中"大威動天地"則喻指雷霆之威。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明确收錄為"盛大的威儀"。

二、佛教術語引申 佛教典籍中,"大威"特指破除無明煩惱的智慧威能,常與"大德"連用構成"大威德",如《大正新修大藏經》所述"大威德者,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密宗體系中的大威德金剛(Yamantaka)即為此概念的具象化表現,象征調伏邪魔的殊勝力量。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典文獻研究與宗教哲學領域。以上釋義綜合參考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中華書局《佛教文化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大威”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多部詞典及古籍文獻整理:

一、基本釋義

  1. 最可畏懼的禍亂
    源自《老子》:“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此處指當百姓不再畏懼統治者的威懾時,更大的禍亂就會來臨。

  2. 強大的權威或威勢
    多用于描述國家、軍隊或領袖的震懾力,如《戰國策·齊策六》中“效小節者不能行大威”,強調權威的重要性。


二、古籍出處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其他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擘窠大字唱議吃白飯樗社當膺刀葉地母洞仙歌負轅趕走高閣工言後月會遇講若畫一剪獲玑衡嵇呂浄了井渫不食榔榔廉角黎戶淩靳攏船螺蚌謾駡漫思茶茂績毛錐子沒做理會處命理閩虻畔渙頗孚诮厚橋直酋首圈禁卻頓容聲删要蛇腹斷蜃海順毛兒撲撒碎核謄發天曉得通路同位望峰息心謂如屋比五花館無際相見鄉杖香脂獻曝隙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