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意思、大同的詳細解釋
大同的解釋
[Datong] 地名,在山西省
詳細解釋
(1).謂與天地萬物融合為一。《莊子·在宥》:“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 郭象 注:“其形容與天地無異。” 成玄英 疏:“聖人盛德軀貌,與二儀大道合同,外不闚乎宇宙,内不有其己身也。”《列子·黃帝》:“ 子夏 曰:‘以 商 所聞夫子之言,和者大同於物,物無得傷閡者,遊金石,蹈水火,皆可也。’”
(2). 戰國 末至 漢 初的儒家學派提出的一種理想社會,與“小康”相對。《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與,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種理想社會曾為許多人所向往。 洪秀全 、 康有為 、 譚嗣同 和 ********* 都曾受過“大同”思想的影響。
(3).指國家統一。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今日天下大同,須為百代典式,豈得尚作 關中 舊意?” 王利器 集解:“此當 隋 時而言, 隋 統一天下,結束南北對峙局面,故雲‘大同’。”
(4).大體相同。《漢書·西域傳上·大宛國》:“自 宛 以西至 安息國 ,雖頗異言,然大同,自相曉知也。”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六:“不過許多小異之中,也盡有大同的成分存在。”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同的解釋 同 ó 一樣,沒有差異;相同。同一(a.一緻,統一;b.共同的一個或一種)。同侪(同輩)。同庚(同歲)。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b.同行業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敵忾。同工異曲。同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同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大同”一詞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哲學與社會理想
-
儒家理想社會
源自《禮記·禮運》,描述“天下為公”的最高社會形态:
- 財産公有,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 老幼病殘皆有所養,人人平等互助
- 社會無盜亂,夜不閉戶
這一概念影響了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等近代思想家。
-
道家哲學思想
《莊子·在宥》提出“合乎大同”,指人與天地萬物融合為一的境界,強調消除自我與自然的界限。
二、地理概念
山西省大同市
- 北魏曾定都于此,現存雲岡石窟、懸空寺等文化遺産
- 地處晉冀蒙交界,曆史上為軍事交通要塞。
三、其他含義
- 國家統一
如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中用“大同”指代隋朝統一後的局面。
- 抽象概念
- 指事物本質相同(如“大同小異”)
- 英文譯為“Great Harmony”,體現和諧共生的理念。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文獻原文(如《禮記·禮運》全文),可參考、4的古典譯文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同(dà tóng)是一個具有深刻含義的詞彙,其拆分部首為大和口,共有8畫。該詞來源于古代的《尚書·禹貢》中的記載,意為大家同心協力、和諧一緻。在繁體字中,仍然保持其原始的寫法。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大同的寫法較為簡潔,字形更加流暢。
以下是一些大同的例句:
1. 隻有大家心心相印,才能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
2. 他希望通過文化交流可以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大同思想。
一些與大同相關的組詞有:
1. 大同小異(形容事物雖然有些差異,但整體相似)。
2. 同仇敵忾(形容共同仇恨同一個敵人)。
至于近義詞和反義詞,由于大同是一個獨特而深刻的詞彙,很難找到完全意義相同或相反的詞語。不過,我們可以借用一些詞語來表達相似概念,例如:
1. 和諧(形容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
2. 差異(形容人與事物之間的不同)。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