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正的意思、蹈正的詳細解釋
蹈正的解釋
履行端正。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俾蹈正者有所稟法,懷疑者有所問執。”
詞語分解
- 蹈的解釋 蹈 ǎ 踐踏,踩:蹈襲(走别人走過的老路,沿用前人舊例)。蹈節(信守節操)。蹈海(跳到海裡 * )。赴湯蹈火。循規蹈矩。 跳動:舞蹈。手舞足蹈。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正的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網絡擴展解釋
“蹈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履行端正,強調遵循正道、堅守品行規範。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踐行正直的準則,保持端正的品德和行為。多用于描述人恪守道德規範的狀态。
- 字義分解:
- “蹈”:本義為“踐踏”,引申為遵循、實踐(如“循規蹈矩”中的“蹈”);
- “正”:指不偏斜、合乎法則,也代表正直、公正的品行。
2.出處與用法
-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曾鞏的《上歐陽學士第一書》:“俾蹈正者有所禀法,懷疑者有所問執。”,意為讓恪守正道的人有可效仿的榜樣,讓心存疑惑者有可求教的依據。
- 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文學性較強的文本中。
3.相關說明
- 語境特點:多用于強調個人修養或社會教化,帶有勸誡、褒揚的意味。例如:“為政者當蹈正而行,以安民心。”
- 近義詞:守正、秉正、持正;
- 反義詞:逾矩、悖逆、失德。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蹈正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遵守正道。根據字的拆分,蹈的部首是足,正的部首是止。蹈字共有11個筆畫,而正字共有5個筆畫。
蹈正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的形狀方正嚴謹,寓意着遵循正道的做法。在繁體字中,蹈正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蹈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不過,現在已經較少使用古代漢字寫法。在現代漢字中,我們通常使用的是簡化字。
以下是一些關于蹈正的例句:
1. 做人要蹈正,不要走偏離了正道。
2. 我們要向先輩學習,蹈正之道,秉持正直的品質。
相關的組詞有遵守、遵循、遵從等,這些詞語都強調了依照規則、法律或道義行事的意思。而與蹈正意義相反的詞語,可以是違背、違法、違規等,這些詞語都表示不遵循或背離正道。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