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刀劄的意思、刀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刀劄的解釋

書寫。《太平廣記》卷四八八引 唐 元稹 《莺莺傳》:“ 崔氏 甚工刀劄,善屬文。”《太平廣記》卷一五二引 唐 薛瑩 《鄭德璘傳》:“女不工刀劄,又恥無所報,遂以鈎絲而投夜來鄰舟女所題紅牋者。” 清 鈕琇 《觚賸·睐娘》:“作花鳥小圖,工刀劄,善吟詠。”參見“ 刀筆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刀劄是漢語複合詞,本義指書寫工具,後引申為文書、筆迹或書信,常見于古代文獻。以下從釋義、字源、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基礎釋義

  1. 書寫工具

    “刀”指古人削改竹簡的刻刀,“劄”指書寫用的木片(《說文解字》:“劄,牒也”)。二者合稱代指書寫工具,如《史記·貨殖列傳》載“刀筆吏”即掌管文書的官吏。

  2. 文書與筆迹

    引申指書面文件或字迹。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劄”為“木片之薄小者”,故“刀劄”可指簡短的文書。如《顔氏家訓·勉學》提及“尺牍刀劄”代指書信筆迹。

  3. 書信代稱

    唐宋後多指書信。白居易《初與元九别後忽夢見之》詩雲:“開緘見手劄,一紙十三行”,此處“手劄”即親筆信,“刀劄”與之同源。


二、字源演變


三、典籍用例

  1. 《後漢書·劉盆子傳》

    “刀筆劄”指文書工具,體現其原始義。

  2. 唐代李商隱《驕兒詩》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倒繃刀劄工”以“刀劄”喻文字能力。

  3. 清代袁枚《隨園詩話》

    “刀劄”與“筆墨”并提,指代書信往來。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刀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刀劄”指代書寫,尤其與古代書寫工具相關。在紙張普及前,古人用刀在竹簡或木簡上刻寫文字,若出現錯誤則用刀削去修改,因此“刀劄”成為書寫的代稱。

二、文獻例證

  1. 唐代元稹《莺莺傳》中提到:“崔氏甚工刀劄,善屬文”,指崔氏擅長書寫和文章創作。
  2. 《太平廣記》引薛瑩《鄭德璘傳》描述:“女不工刀劄,又恥無所報”,反映書寫能力的重要性。
  3. 清代鈕琇《觚賸·睐娘》記載:“工刀劄,善吟詠”,将書寫與文采并提。

三、延伸含義

除直接指代書寫行為外,也可引申為書法技藝或文筆能力,常與“刀筆”(古代書寫工具)相關聯。

四、曆史背景

該詞體現了古代書寫工具的特點。竹簡需用刀刻寫和修改,故“刀劄”成為對書寫過程的形象概括,後逐漸演變為對文字表達能力的贊譽。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例證,可參考《太平廣記》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案陷鞭春摽梅怲怲不緊長湯成群作隊銼屍定身法丁香都祭堂飛遁離俗分身減口溝溝坎坎狗骨關連官搨棍虎豪惡華整會勘昏憊湖煙绛跗祭丁潔流借如诘實截頭路竟尉激迫酒次青衣俱樂部口幹舌燥口茄目瞠囒噸兩手攥空拳連襟立睖令月林海音壟田墨癡抹腹木威喜芝南奔蹑寇溺盆子配眼砂壺山兒是得實音樞劇挺節投名惟甯問革小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