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尹的意思、道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尹的解釋

官名。 民國 三年置,為一道之行政長官,管理所轄各縣的行政事務。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三篇:“ 趙爾豐 是有名的殺6*人狂, 四川 人叫他是‘屠戶’。他曾經做過 四川 的 永甯 道尹。” 沉從文 《新與舊》:“到霜降時節,道尹必循例驗操,整頓部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道尹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道尹是中華民國初期的地方官職,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道尹是1914年北洋政府設立的行政職務,隸屬于省長,負責管理一道(介于省與縣之間的行政區)的行政事務。其前身為清代觀察使,袁世凱執政期間改稱道尹,全國共設93道。

  2. 曆史背景與職能

    • 設立時間:1914年5月,袁世凱頒布《省、道、縣官制》後正式設置。
    • 職責範圍:管轄所屬各縣的行政、司法及財政事務,如驗操(軍事檢閱)、地方治理等。
    • 任免方式:需由省民政長官通過國務總理提請大總統批準。
  3. 廢除與存續時間
    1924年6月,北洋政府内務部下令廢除道制,道尹隨之裁撤,存續約10年。

  4. 文學與曆史記載
    郭沫若在《反正前後》中提到趙爾豐曾任永甯道尹,沈從文《新與舊》也提及道尹驗操的慣例,印證了其實際職能。

道尹是民國初年地方行政體系中的重要官職,反映了當時行政區劃的過渡性特點,後因政府改革退出曆史舞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尹(dào yǐn)這個詞來自古代漢字,既有具體的詞義,又有一些特殊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下面我來為你簡要介紹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尹的部首是辶(辵),表示“走”的意思。它的拆分筆畫為辶一一一一。部首辶在漢字中通常出現在表示行動方面的字中。 詞義來源: 道尹是一個名詞,它指的是在古代中國官職制度中的一種官員身份。尹是古代中國國家的地方官員之一,負責行政管理和司法審判等職責。而道則是尹的具體職責範圍,一般指的是負責道路交通和運輸管理的官員。 繁體字形式: 道尹的繁體字形式為「道僇」,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原來的意思和用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道尹的寫法依然是使用辶作為部首,辶上邊則有一個尒的字形,下面是一個尹字形,表示尹作為具體的官員。整個字形較為複雜,細節有所不同。 例句: 1. 古代道尹負責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和管理運輸事務。 2. 道尹是國家地方行政管理和司法審判的重要官職。 組詞: 道路、道光、道義、尹員、政尹等。 近義詞: 道員、道廷、道官。 反義詞: 主尹、令尹、總尹。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