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的意思、道聽的詳細解釋
道聽的解釋
“道聽塗説”的略語。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範伯》:“歷諸侯無所售,道聽之徒,唯大王察之。”《新唐書·陸贽傳》:“朕嗣位,見言事多矣,大抵雷同道聽,加質則窮。”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聽的解釋 聽 (聽) ī 用耳朵接受聲音:聽力。聽寫。聽覺。聆聽。洗耳恭聽。 順從,接受别人的意見:言聽計從。 任憑,隨:聽任(坣 )。聽憑。聽之任之。 治理;判斷:聽訟(審理案件)。聽政。 量詞,指馬口鐵密封
網絡擴展解釋
“道聽”是“道聽塗說”(現多寫作“道聽途說”)的略語,指未經證實的傳聞或不可靠的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該詞由“道”(道路)和“聽”(聽聞)組成,字面意為“路上聽到的消息”,引申為未經核實、隨意傳播的言論。
-
出處與演變
- 最早可追溯至《論語·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 漢代袁康《越絕書》提到“道聽之徒”,唐代《新唐書》亦用此詞批評缺乏依據的言論。
-
用法特點
古代文獻中常單獨使用“道聽”,如“雷同道聽”(指言論雷同且無根據),現代則多使用完整成語“道聽途說”。
-
相關辨析
- 近義詞:小道消息、捕風捉影
- 反義詞:言之鑿鑿、耳聞目睹
示例:
《新唐書·陸贽傳》中“大抵雷同道聽”即批評臣子們重複無根據的言論。
建議:使用該詞時需注意語境,現代書面表達更傾向用完整成語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道聽(dào tīng)是一個常用詞語,指的是無意間傾聽到他人的談話或者傳聞。當我們在路上、在公共場所或者在與他人交流時,有時會無意間聽到别人的談話内容,這就可以稱為道聽。道聽一般是指無意間聽到而非刻意去偷聽,是一種被動的傾聽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聽》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道”和“聽”。
- “道”字的拆分部首是“辵”,總共有12個筆畫。
- “聽”字的拆分部首是“耳”,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道聽》這個詞的來源與成語“道聽途說”有關。成語“道聽途說”指的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謠言。它來源于《論語》中的孔子的一句話:“道聽途說,吾不如人”。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繁體和簡體之分,而《道聽》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簡體字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我隻是道聽說他要辭職,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
2. 不要輕易相信道聽途說,要有自己的判斷。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組詞:道聽途說、道聽塗説 (古代寫法)
近義詞:聽聞、聞聽
反義詞:主動傾聽、确切消息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