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壇的意思、道壇的詳細解釋
道壇的解釋
(1).道教作法事的場所。《晉書·隱逸傳·張忠》:“其教以形不以言,弟子受業,觀形而退。立道壇於窟上,每旦朝拜之。”《魏書·釋老志》:“ 世祖 從之。於是親至道壇,受符録。”
(2).即道觀。《魏書·高祖紀》:“戊戌,移道壇於 桑乾 之陰,改曰 崇虛寺 。”參見“ 道觀 ”。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壇的解釋 壇 (①壇④壇罎) á 古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築的高台:天壇。地壇。登壇拜将。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壇。 僧道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神壇。法壇。 文藝界、體育界或輿論陣地:藝壇。文壇。球壇。論
網絡擴展解釋
“道壇”一詞主要有以下含義:
-
道教儀式場所
指道教進行法事、祭祀等宗教活動的專用場所。例如《晉書·隱逸傳·張忠》記載“立道壇於窟上,每旦朝拜之”,說明早期道教通過設立道壇進行日常禮拜。
-
等同于道觀
在部分文獻中,“道壇”與“道觀”同義,泛指道教建築群。如《魏書·高祖紀》提到将道壇遷至桑乾之陰并改名為崇虛寺,這裡的道壇即指道教寺院。
-
閩南地區的特殊用法
在閩南文化中,特指酬神儀式中供奉“三寶”(道、經、師)的臨時祭祀場所,用于表達對天恩的敬謝。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指實體建築或儀式空間,其核心均圍繞道教信仰展開。需注意古籍中的“道壇”多指固定宗教場所,而閩南民俗中的“三寶道壇”則是臨時性祭祀陳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壇(dào tán)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道家學派的廟宇或士人集會的地方。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辶+首)- 總計7劃
壇(土+口)- 總計7劃
來源:
道壇一詞最初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意指道家學派的廟宇或士人聚會的地方。在這裡,學者們可以集中讨論道家哲學、修煉方法以及文化交流等重要議題。
繁體字:
道壇
古時候漢字寫法:
道壇
例句:
1. 這個道壇是道家學者聚會的地方。
2. 明代的道壇上有許多重要的言論和理論被提出和讨論。
組詞:
道家、道教、壇子、壇酒
近義詞:
道觀、道院、道堂、道場
反義詞:
佛寺、*********堂、清真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