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祈禱祝頌。 宋 曾鞏 《賀杭州趙資政冬狀》:“ 鞏 祗服冠箴,遠違門著。素積依歸之望,彌深禱頌之勤。” 宋 陳師道 《代與宰相賀正書》:“歲時月之三元,惟此夏時之正,德壽康之五福,莫如君子之宜,凡在陶鎔,舉興禱頌。”
“禱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禱頌(拼音:dǎo sòng)指祈禱祝頌,即通過言語或儀式表達對神靈或他人的祈求與祝福。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和正式場合,常見于賀文、書信等文體中。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主要用于文學創作、曆史研究或特定儀式場景,屬于文言色彩濃厚的詞彙。如需更全面的近義詞、反義詞或用法拓展,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
《禱頌》是一個漢語詞彙,它包括兩個字,“禱”和“頌”,表示向神明或者其他神聖存在祈禱和贊美的意思。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向神靈或者神聖力量祈求庇佑或者表達敬意。
《禱頌》的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禱 - 表意部首是示,部首筆畫數是113,總筆畫數是8。
頌 - 表意部首是頁,部首筆畫數是181,總筆畫數是12。
《禱頌》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漢字演變過程中新産生的詞彙。現代漢字中,沒有對應的繁體字。
在古代,《禱頌》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據我所知,沒有記錄顯示《禱頌》在古代有獨特的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禱頌》的例句:
1. 我們齊聲向神低頭禱頌,希望得到祂的庇佑。
2. 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會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向神明表達他們的禱頌之情。
與《禱頌》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組詞:禱告、頌歌、頌揚、神明、祈禱、敬意。
近義詞:祈禱、贊美、崇拜、敬仰。
反義詞:詛咒、唾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