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山的意思、道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山的解釋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語出《後漢書·窦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 宋 張耒 《答林學士啟》:“攬轡按行,窾竇已解,已進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彜尊 《送葉參議映榴督儲楚中》詩:“道山槖筆入,粉署含香趨。”

(2).傳說中的仙山。 宋 蘇轼 《上虢州太守啟》:“至於事簡訟稀,瀟灑有道山之況。” 清 趙翼 《題蔣心馀攜子遊廬山圖》詩:“事往空思寫木蓮,道山人已騎白鳳。”

(3).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宋 惠洪 《冷齋夜話》卷七:“世傳 端明 已歸道山,今尚爾遊戲人間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文字凝煉》:“ 吳 楊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歸道山矣。”

(4).指 宋 無名氏所著之筆記小說《道山清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下》:“小説家一類,又自分數種。一曰志怪,《搜神》《述異》《宣室》《酉陽》之類是也。一曰傳奇,《飛燕》《太真》《崔鶯》《霍玉》之類是也。一曰雜録,《世説》《語林》《瑣言》《因話》之類是也。一曰叢談,《容齋》《夢溪》《東谷》《道山》之類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山"一詞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層核心釋義:

一、仙山意象 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山峰,常見于道教文化語境。此釋義源于古代方士對海上神山的想象,《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海上仙山",如《十洲記》中描述的蓬萊、方丈等仙境。宋代文人常用此意象表達超脫塵世的意境,如楊萬裡詩句"道山雲氣隔塵埃"。

二、學林象征 喻指學術荟萃之地或文人群體,典出《後漢書·窦章傳》"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宋代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将此引申為"道山學海",後特指翰林院。明代《永樂大典》編纂時,解缙等學者自稱"道山人物",突顯其學術權威地位。

該詞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與學術領域,既保留原始神話色彩,又承載着中華文化中對知識殿堂的尊崇。需注意語境差異帶來的語義變化,在宗教文本中側重仙境描寫,在文史著作中則多指學術機構。

網絡擴展解釋

“道山”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文人荟萃之地
    指儒林、文苑等文人聚集的場所。該義項源自《後漢書·窦章傳》中“東觀”被學者稱為“道家蓬萊山”的典故,後演變為對學術或文化中心的雅稱。例如宋代陳師道詩句“道山今日有宗英”,清代朱彜尊“道山槖筆入”均用此意。

  2. 神話中的仙山
    常與蓬萊、瀛洲等并稱,代指神仙居所。如蘇轼《上虢州太守啟》中“有道山之況”,明代何良俊提及“歸道山”暗喻仙逝。


二、延伸用法

婉稱死亡
宋代開始以“歸道山”婉指人離世,如《冷齋夜話》載“端明已歸道山”,即用仙山象征生命的超脫。


三、使用特點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世說新語補》等文獻,可獲取更詳盡的古典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阿香百畦百盞八十二好逼隘冰盞罼弋草窪垂直平分線初醮刺莓彈丸道體打平棣蕚防頭豐水枌榆負橐覆杅工業氣壓郭小川昏暗昏撓扈業煎劑箭金谏舍剪枝雞貓子喊叫謹毛失貌輯洽刊補渴暍魁博褲纨樂國冷淡蠻虜蒙蔽搶手喬樣訖工清早晨绮樹全家福瀜瀜阮瑀三筆六詩麝臍香黍糕水居司盟素娥宿田翁談詠天羅退後挽強仙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