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負責道教事務的官署。 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一折:“兀那秀才,你是那裡人氏?姓甚名誰?因甚來到俺這庵觀?説的是,萬事都休,説的不是,送你到道録司,不道的饒了你哩。”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旁疑》:“那秀才夜半開門,唧唧噥噥的,不共你説話,共誰來?扯你道録司告去!”《紅樓夢》第二九回:“﹝ 張道士 ﹞如今現掌道録司印,又是當今封為‘終了真人’。”
道録司是中國古代官署名,始設于明代,為中央管理道教事務的專門機構。該機構隸屬禮部,主要負責全國道教宮觀、道士名籍的登記管理,以及宗教活動的規範監督。其名稱中“道”指道教,“録”即記錄、簿冊,“司”為官署之意,整體體現其以文書記錄形式統轄道教事務的職能特征。
根據《明史·職官志》記載,道録司設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靈、左右玄義等官職,共八品至九品不等,官員由道士充任,負責審核道士度牒、處理教内糾紛。其職能具體包括:
該機構在清代被廢除,其職能并入禮部祠祭司。現存明代《道藏》中收錄的《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範》等文獻,均留有道録司參與編校的官方印記,印證其曆史作用。
“道録司”一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一、作為古代官署機構(主流解釋) 主要見于曆史文獻和權威詞典,如:
二、作為成語的誤用解釋 少數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道德修養高尚者被記載管理”。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字形混淆有關。
補充說明:
版權頁表土粃僻巢許蹅踏赤馬重重孫沖玄傳話筒淳直疵玷攢心盒子存思當選底法豆腐腦兒杜漸防微汵石桂台谷驽荒儉花诏胡狢夾袍汲深绠短就診觊心具僚窺視累月經年臉色臨春立紮鳴杼盆地平陵曲破沮千騎器備拳路容民薩克管三婦豔呻畢聲聲慢聲施深溪使腔石油焦衰陋死聲啕氣托思外篇王鴡無二諾無縫塔相尋笑不可仰绡幕瑕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