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籙的意思、道籙的詳細解釋
道籙的解釋
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書·經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書,紀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其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弟子得籙,緘而佩之。”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吳筠 先生,精苦壽考。”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李青蓮詩》:“ 賀知章 一見,亦即呼為‘謫仙人’。放還山後, 陳留 采訪使 李彥允 為請於 北海 高天師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異乎常人者。”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籙的解釋 籙 ù 見“箓”。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道籙”是道教文化中的核心概念,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 拼音:dào lù(注音:ㄉㄠˋ ㄌㄨˋ)。
- 含義:指道教特有的符箓文書,記載天界神将、吏兵名冊,是道士身份與法職的憑證。入道者需通過授籙儀式獲得此類文書,方能成為被道教體系認可的道士或法師。
二、宗教意義
- 身份标識
道籙标明修道者的仙籍職位,使其名登天曹、地府除名,脫離凡俗管轄。
- 法力來源
籙中記錄神将吏兵,授予道士驅策神靈、行法施術的權能。若無籙職,則無法調動兵馬,章醮(道教儀式)亦不靈驗。
- 修持保障
受籙者可獲護法神暗中庇佑,避免災厄,死後不堕惡道,直歸仙籍。
三、授籙等級與分類
- 等級:據《隋書》記載,授籙分階段進行,如初受《五千文籙》,進階《三洞籙》《洞玄籙》《上清籙》等。
- 内外之分
- 内籙:授予主持齋醮科儀的道士,需調動神将兵馬。
- 外籙:普通信衆修持自身所用,無需行法事。
四、曆史依據
唐代文獻《因話錄》提及寡居夫人受道籙于吳筠先生,印證其作為修行憑證的傳統;《隋書·經籍志》則詳述了授籙的等級制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授籙儀式或道教符箓體系,可參考《隋書》等典籍或道教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籙》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指道家的經典著作或古代符咒。它的拆分部首是“辵”和“竹”,辵表示行走的意思,竹表示植物竹子。它的筆畫數目是17畫。
《道籙》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道家思想和古代符咒産生的,用來代表有關道家經典著作和符咒的意義。在繁體字中,道籙的寫法是道箓。
古代漢字寫法中,《道籙》的字形比較古老,形狀較簡單。它是由左、右、上、下四個部分構成:左邊的部分表示“辵”,右邊的部分表示“竹”,上面的部分是一個符號,下面的部分是一個符號。古代寫法中,字形的變化較多,但可以清晰地識别出《道籙》這個詞的意思。
以下是《道籙》的一個例句:道籙中的咒語可以招財納福。
與《道籙》相關的組詞有:“道家”、“經典”、“符咒”等。與《道籙》意思相近的詞有:“道家經典”、“經典著作”等。而與《道籙》意思相反的詞,可能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