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五的意思、百五的詳細解釋
百五的解釋
寒食日。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宋 程先 《鎖窗寒·有感》詞:“歎嘉會難逢,少年幾許?紛紛沸鼎,負了青陽百五。” 元 張國賓 《薛仁貴》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墳的都是同鄉共裡。” 清 納蘭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詞之一:“悠揚撲盡風前絮,又百五,韶光難住。”一說,寒食日在冬至後的一百零六天,故稱“百六”。參見“ 一百五日 ”、“ 百六 ”。
詞語分解
- 百的解釋 百 ǎ 數名,十個十(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佰”代):百步穿楊。百兒八十。百分比。 喻很多:百草。百貨。百姓(人民)。百般。百煉成鋼。百無聊賴。百廢俱興(塶 )。 筆畫數:; 部首:白; 筆順編號
- 五的解釋 五 ǔ 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颛顼、
網絡擴展解釋
“百五”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百五”指寒食節,即冬至後的第105天。古代通過節氣計算寒食節的時間,如宋代程先《鎖窗寒·有感》中“負了青陽百五”即用此典。
二、時間計算與别稱
- 時間推算
以冬至為起點,向後推算105天即為寒食節(通常在清明節前1-2日)。例如元代《薛仁貴》中“今日正百五寒食”即描述此習俗。
- 别稱争議
部分文獻(如清代納蘭性德詞作)提到寒食節可能為冬至後第106天,此時稱“百六”。
三、文化關聯
寒食節是古代重要節日,需禁火冷食、祭掃先墓。宋代詩詞中常用“百五”代指這一時段,如“韶光難住”暗含春暮時節的感慨。
四、其他釋義辨析
提到“百五”可指“年齡超過五十歲”,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或高頻引用,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寒食節釋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了解寒食節習俗,可參考《漢書》《東京夢華錄》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百五 (bǎi wǔ) 是一個中文詞語,它的意思是"一百五"或"一百零五"。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 "白" 和 "五"。"白" 表示白色的意思,表示數目或次數較多。"五" 是數字五,表示具體的數值。根據部首和筆畫的拆分,可以解釋百五的含義。
這個詞語源自于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百伍」。古代漢語中的文字有多種寫法,而「伍」是表示數字"五"的一種寫法。百伍的寫法反映了古代對數字的表述方式。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今天一天走了百五十公裡。
在這句例句中,百五表示的是具體的數值,即一百五十。它用來描述一個人一天内走過的公裡數。
除了百五之外,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百五十" 表示"一百五十","百五十一" 表示"一百五十一"。這些詞語在日常生活中用來表示具體的數值。
在意思上,百五沒有嚴格的近義詞或反義詞。但是,在表示特定的數值時,可以使用其他數詞進行表達。例如,可以使用"百二十" 來表示"一百二十"或使用"百零三"來表示"一百零三"。
總的來說,百五是一個表示具體數值的詞語,它借助于古代漢字的寫法來表述數字"五"。通過組詞和使用其他數詞,可以更具體地描述不同的數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