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尽途穷的意思、道尽途穷的详细解释
道尽途穷的解释
同“ 道尽涂穷 ”。《新五代史·李继岌传》:“ 继岌 徘徊泣下,谓 李环 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鲁迅 《热风·“以震其艰深”》:“国学国学,新学家既‘薄为不足道’,国学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道尽途穷了!”
词语分解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
- 途穷的解释 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步兵》:“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战苦身攒
网络扩展解释
“道尽途穷”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发音:dào jìn tú qióng( )
-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道尽”和“途穷”两部分组成),含贬义色彩。
- 核心含义:形容无路可走,面临绝境或末日,比喻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
二、出处与演变
-
最早文献:
- 出自《晋书·嵇康传》:“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 《新五代史·李继岌传》亦有类似用例:“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
近现代用例:
- 鲁迅在《热风·“以震其艰深”》中讽刺道:“国学国学,新学家既‘薄为不足道’,国学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道尽途穷了!”
三、用法与例句
四、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穷途末路、山穷水尽
- 反义词:柳暗花明、前程远大
参考资料
- 详细出处可查阅《晋书》《新五代史》等古籍 ,现代用例参考鲁迅著作 。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尽途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了。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道(辶)和穷(穴),它们的笔画分别是7画和7画。《道尽途穷》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走到了一个叫途穷的地方,无法继续前进,因此表示走到了尽头。在繁体字中,道的写法为導,穷的写法为窮。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道的写法为道,穷的写法为穹+弓。例如:他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中道尽途穷了。在这个句子中,道尽途穷表示他已经走到了尽头,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道尽途穷可以与走投无路、死胡同等词语意思相近,而有出路、有希望等词语则是它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