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經的意思、道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經的解釋

(1).路過。《後漢書·西域傳·于窴國》:“ 元嘉 元年,長史 趙評 在 于窴 病癰死, 評 子迎喪,道經 拘彌 。”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術技名家》:“後復之 杭 ,道經向泊舟處,忽遇先日贈錢之婦。” 清 無名氏 《燼宮遺錄》卷下:“宮人道經 承乾宮 ,戲推石獅子以為笑樂。”

(2).遵行的準則。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惟修六則以立道經,一曰中,二曰和,三曰正,四曰公,五曰誠,六曰通。”

(3).道家或道教的經典。《南史·顧歡傳》:“案道經之作,著自 西周 ;佛經之來,始乎 東漢 。”《隋書·經籍志四》:“道經者,雲有 元始天尊 ,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氣……所以説天地淪壞,劫數終盡,略與佛經同。”《<通志>總序》:“道家則有道書,有道經,有科儀,有符籙,有吐納内丹,有爐火外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1. 字面含義:路過
    指經過某地或某處,常見于古籍中的動詞用法。例如《後漢書·西域傳》記載“道經拘彌”,《西湖遊覽志馀》描述“道經向泊舟處”。

  2. 抽象準則:遵行的規範
    漢代荀悅在《申鑒·政體》中提出“修六則以立道經”,包括“中、和、正、公、誠、通”六項基本原則,作為治理國家的道德标準。

  3. 經典文獻:道家與道教典籍

    • 道家經典:如《道德經》《南華真經》(即《莊子》),闡述自然規律與哲學思想。
    • 道教經典:道教尊神所述經文,如《黃庭經》《太平經》,内容涵蓋修煉、科儀等,具有宗教神聖性。道教認為“經”是導達衆生的路徑和永恒法則。

補充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獻和宗教釋義,具體語境需結合原文進一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經(dào jīng)是指《道德經》這部古代哲學典籍。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部分,其中“道”(dào)的部首是“辶”(chuò),共有12個筆畫;“經”(jīng)的部首是“卩”(jié),共有10個筆畫。《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著作,來源于道家學派。在繁體字中,“道”一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形狀相似。 以下是一個例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道經中的一句名言。 一些相關組詞包括:道德、道家、道義、經典、學習。 一些近義詞包括:道德經典、道統、道教經文。 一些反義詞包括:佛經、儒經、非道經。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