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記的意思、道記的詳細解釋
道記的解釋
(1).标志。《管子·禁藏》:“棺槨足以朽骨,衣食足以朽肉,墳墓足以道記。” 尹知章 注:“道識其處,各有記也。”
(2).道教的書籍。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燒香披道記,懸鏡厭山神。” 唐 王勃 《遊山廟序》:“常學仙經,博涉道記。” 唐 張說 《道家四首奉敕撰》之四:“道記開中籙,真官表上清。”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記的解釋 記 (記) ì 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裡:記憶。記取。記性。博聞強記。 把事物寫下來:記錄。記功。記者。 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遊記。日記。大事記。 符號,标識(?):印記。标記。記號。 古時的一種公文:奏
網絡擴展解釋
“道記”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綜合了不同文獻和語境中的用法:
-
标志/标記
- 源自《管子·禁藏》記載:“墳墓足以道記”,尹知章注解釋為“道識其處,各有記也”。此處的“道記”指用于标識位置的記號或标志,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地理标識或墓葬标記。
-
道教典籍
- 南朝陳徐陵《山齋》詩提到“燒香披道記”,唐代王勃《遊山廟序》亦載“博涉道記”,均指道教相關的經書或修行記錄。這類用法強調與道教文化相關的文獻或修行筆記。
-
現代衍生含義
- 當代網絡小說《道記》由“唐朝少年”創作,屬虛構文學作品,與曆史詞義無直接關聯。需注意此用法僅為現代創作命名,非傳統語義。
補充說明:提到的“道德修養記載”之說,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現代引申解讀。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典文獻中以前兩種解釋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記(dào jì)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層含義和用法。現在,讓我來為你詳細解釋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記的部首是“辶”(chuò),屬于偏旁部首。“辶”表示“行走”的意思。道記的總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道記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道”和“記”。其中,“道”(dào)意為“指引的準則”或“道路”,常用于表示一種思想、學說或信仰;“記”(jì)表示“記錄”或“記載”。因此,道記可以理解為“記載某種準則、學說或信仰”的意思。
繁體:
道記的繁體字為“道記”。繁體字保留了漢字在曆史上的某種寫法,是一種書寫形式的變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比如,“道”的古代寫法為“辶首去”、“屍辶首去”或“辶屍去頭”等形式;“記”的古代寫法有“己、者、口、厶”等。
例句:
1. 我讀了*********記,對生活産生了新的認識。
2. 他在這本道記中記載了自己的旅行經曆。
3. 道記是一種思想的指引。
組詞:
道記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
1. 道家:指道教的信徒,或與道教相關的事物。
2. 記錄:表示記錄、記載的動作或過程。
3. 記憶:表示記住、回憶過去事物的能力或過程。
近義詞:
與道記相關的近義詞有:
1. 典籍:表示具有權威性或有關重要學術内容的書籍。
2. 經書:指宗教、哲學或文學方面的經典著作。
反義詞:
與道記相對的反義詞有:
1. 忘記:表示遺忘、喪失記憶的動作或狀态。
2. 删除:指删除、清除已經存在的記錄或信息。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