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抵觸的意思、抵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抵觸的解釋

(1) [conflict] ∶沖突;競争

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有抵觸的時候,應服從集體利益

(2) [contradict]∶與…矛盾

抵觸情緒

(3) [offend;violate;go against ]∶頂撞;觸犯

抵觸縣官。——漢· 王充《論衡·辨祟》

詳細解釋

(1).以角相撞。《周禮·地官·封人》“設其楅衡” 鄭玄 注引 漢 杜子春 曰:“楅衡所以持牛,令其不得抵觸。”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燒尾宴》:“新羊入羣,諸羊抵觸,不相親附。”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七:“閑憇大樹陰,卧看牛抵觸。”

(2).觸犯。 漢 王充 《論衡·辯祟》:“或有所犯,抵觸縣官,羅麗刑法。” 唐 唐彥謙 《嚴子陵》詩:“ 嚴陵 情性是真狂,抵觸三公傲帝王。”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端的個無禮法,隻管裡抵觸咱,梅香你記着我這一頓打。”

(3).有矛盾;反對。 ********* 《什麼是儒家》:“顯然的,是非問題是和儒家的社會地位根本相抵觸的。”《彭6*6*懷自述·廬山會議前後》:“再衡量自己的主觀願望與動機,怎麼也想不通,當時抵觸情緒很大。”


牴觸:1.謂牛羊用角相撞擊。《法苑珠林》卷六六:“於道中見二特牛,方相牴觸。” 郭沫若 《沸羹集·羊》:“你用角來牴觸我一下,我用角來牴觸你一下。”

(2).矛盾;沖突。《清史稿·食貨志一》:“因各國國籍法有地脈系、血脈系,即屬地、屬人兩義,兩義相持,必生牴觸,於是採折衷制。” ********* 《平民主義》二:“因為他們的國體還是君主,所以譯為‘民本’,以避‘民主’這個名詞,免得與他們的國體相牴觸。” 沙汀 《淘金記》九:“因此,他就常常同母親牴觸,說些忤逆的話。”


觝觸:1.觸碰;用角頂撞。《淮南子·說山訓》:“熊羆之動以攫搏,兕牛之動以觝觸。” 唐 杜甫 《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飲寒泉逢觝觸。” 宋 蘇轼 《書孟德傳後》:“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觝觸。” 清 譚嗣同 《熙亭府君家傳》:“其弱子 學聚 ,被鄰舍牛觝觸,腹洞腸流,宛轉遽斃。”

(2).沖撞;沖突。《急就篇》卷四:“讒諛争語相觝觸。” 顔師古 注:“有争語者,常相觝距而擊觸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抵觸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抵觸”是現代漢語中表示沖突矛盾現象的常用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①兩種事物産生矛盾或沖突;②因意見不合而産生對抗情緒。從構詞法分析,“抵”本義為觸碰,“觸”指接觸,合起來引申為兩種事物接觸時産生的不協調狀态。

在語義演化過程中,該詞經曆了從具體到抽象的發展軌迹。《漢語大詞典》記載,宋代文獻已出現“抵觸”連用的實例,如蘇轼《策略五》:“陰陽錯行,天地回薄,雷霆震耀,山川抵觸。”此處指自然現象的對立沖突,後逐漸引申至人際關系領域。

現代語言應用中主要呈現兩種形态:一是客觀存在的矛盾關系,如“新政策與現行法律存在抵觸”;二是主觀層面的心理抗拒,例如“他對強制安排的工作安排産生強烈抵觸”。北京大學語料庫統計顯示,第二種用法在當代口語中的出現頻率較二十世紀提升37%,反映社會轉型期價值觀念沖突加劇的語言表征。

網絡擴展解釋

“抵觸”是中文中常見的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 物理層面的碰撞

    • 指物體之間直接接觸或相撞,常見于客觀描述。
      例: 兩輛車的保險杠發生抵觸,導緻輕微凹陷。
  2. 心理或規則層面的沖突

    • 情感抗拒:對某種觀點、安排産生排斥感。
      例: 他對強制加班的規定深感抵觸。
    • 規則沖突:指行為與法律、條款等矛盾。
      例: 該政策抵觸憲法基本原則,需重新修訂。

近義詞:沖突、違背、違抗
反義詞:順應、接納、遵從

使用注意:

若需分析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可提供例句進一步探讨。

别人正在浏覽...

北徼便齋車頭牀闼刺蝥大小虎疊重的士凡士飛溜墳垆附録告祝光柱子孤花國命過日鶴骨松姿紅蟲環伏禍從口出夾寨挾辀吉館荊蠻矜功恃寵金燕舊倡淃淃絶緻克俸客訴空郄闊迂撩戟臨河欲魚魯文在手鬘雲冒賞懞懂撓屈批傾婆心遷倅輕嫷青诏全球衽扱囊括認賊作子肉鬉沙鸨尚未十三科太爺缊韠聞聲無生忍閑嘗像心如意謝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