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掉羽的意思、掉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掉羽的解釋

即上古時代的《羽舞》。舞者持鳥羽而舞,故稱。用于祭祀。《淮南子·本經訓》:“道德定於天下而民純樸……雖有 毛嬙 、 西施 之色,不知説也;《掉羽》《武》《象》,不知樂也。” 高誘 注:“《掉羽》《羽舞》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掉羽”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掉羽(拼音:diào yǔ)是中國上古時期的一種祭祀舞蹈,即《羽舞》。舞者手持鳥羽起舞,主要用于祭祀活動。

出處與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淮南子·本經訓》:

“道德定於天下而民純樸……雖有毛嫱、西施之色,不知說也;《掉羽》《武》《象》,不知樂也。”
東漢學者高誘注釋稱:“《掉羽》,《羽舞》也。”

用法與背景

  1. 祭祀屬性:屬于周代“六舞”體系中的文舞類别,與《武》《象》等武舞并列。
  2. 文化象征:羽毛象征飛升、通靈,表達對神靈的敬畏與溝通意願。

補充說明

現存文獻中“掉羽”僅存零星記載,其具體舞蹈動作、儀式流程等細節已不可考。建議查閱《周禮》《禮記》等古籍或考古文獻以獲取更多信息。

注: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權威古籍或學術研究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掉羽

《掉羽》是一個動詞詞組,意為羽毛從鳥或其他動物的身體上脫落或脫去。

拆分部首和筆畫

《掉羽》由部首扌(手)和部首羽(羽毛)組成,共計12個筆畫。

來源

《掉羽》的來源較為明确,其中“掉”指物體脫落的動作,“羽”指的是羽毛。

繁體

繁體中使用的是「掉羽」的形式,沒有其他不同的字體變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的形狀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掉羽》這個詞,古時使用的字形可能略有變化,但主要構成部分:手部(扌)和羽毛部(羽)并未改變。

例句

1. 春天來了,小鳥們開始掉羽,給地面披上了一個銀白色的羽毛地毯。

2. 這隻貓長得斑斓又漂亮,但每年夏天都會掉羽,把家裡弄得一片淩亂。

組詞

- 掉落:指物體從高處或原本所在的位置向下墜落。

- 羽毛:鳥類和某些哺乳動物身上的毛,質地輕盈可飛。

- 掉換:指換一個位置,離開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 羽絨:指禽類身上的絨毛,尤指鳥類體内的絨毛,可用來制作被子和衣物。

近義詞

脫落、脫毛、脫羽、脫翎等。

反義詞

長出、生羽、生毛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