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書囊的意思、掉書囊的詳細解釋
掉書囊的解釋
見“ 掉書袋 ”。
詞語分解
- 掉的解釋 掉 à 落下:掉淚。 減損,消失:掉色。掉價兒。 遺失,遺漏:這一行掉了兩個字。 回轉(僴 ):掉頭。掉轉。 搖擺,引申為賣弄,耍:掉文。掉俏。掉以輕心。掉臂而去。 對換:掉包。掉換。 落在後面:掉隊
- 書囊的解釋 盛書籍的袋子。 唐 岑參 《送李别将攝伊吾令》詩:“詞賦滿書囊,胡為在戰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收拾琴劍背書囊。” 鄭振铎 《集外詩·雲與月》:“當你提了書囊出門時,我便要隨了
網絡擴展解釋
“掉書囊”是“掉書袋”的另一種寫法,指在言談或寫作中過度引用古籍、典故以顯示學識的行為,通常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該詞形容人頻繁引用古書詞句或曆史典故,刻意賣弄學問。例如宋代文人彭利用與家人交談時也大量引經據典,被譏諷為“掉書袋”(源自《南唐書·彭利用傳》)。
-
詞源與演變
- 原詞“掉書袋”最早為口語俗語,“掉”指“擺動、搖動”,暗喻炫耀動作。
- “囊”與“袋”在古漢語中均指裝書容器,因此“掉書囊”可視為同義詞異寫形式。
-
使用場景與評價
多用于批評文風或談吐中不合時宜的引經據典,如辛棄疾詞作曾因用典過多被指“掉書袋”。現代語境中,該詞提醒引證需自然貼切,避免堆砌賣弄。
-
相關延伸
部分詞典将其歸為“漢語大詞典”收錄詞彙,強調其諷刺性内涵。
注意:當前主流用法為“掉書袋”,“掉書囊”屬于較少見的變體寫法,兩者含義完全相同。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掉書囊》這個詞是以書包為主題的成語,在古代語言中用來形容讀書少、知識淺的人。下面是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掌手部(手)+替刀部(刂)+囗部(囗)
筆畫數:共有14畫
來源: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的一本名為《本草綱目》的書中。
繁體字:掉書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沒有明确的記錄。
例句:這個學生考試成績差,實在是個掉書囊。
組詞:掉落、書包、筆囊
近義詞:書呆子、文盲
反義詞:學富五車、學富才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