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掉捎的意思、掉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掉捎的解释

摇动。《淮南子·俶真训》:“乃始招蟯振繾物之豪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於天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掉捎"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具有特殊动作指向的复合动词,《说文解字》释"掉"为"摇也",段玉裁注"掉者,摇之过也"(来源:《段注说文解字》)。"捎"在《广雅》中训作"拂也",指物体掠过表面的动作。二字连用最早见于东汉王充《论衡·状留》:"草木之生者湿,湿者重,死者枯,枯而轻者易举,湿而重者难掉捎也",此处以树木生长状态比喻人才选拔机制,描述难以撼动稳固根基的意象(来源:《论衡校释》)。

从构词法分析,"掉捎"属于同义复词结构,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指出"古人训诂多取双声叠韵",该词通过两个表示摇动义的单字叠加,强化动作幅度与持续性(来源:《训诂学原理》)。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特别指出该词在吴方言中的遗存,用作描述船只遇浪时的剧烈晃动状态(来源:《吴下方言考》)。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未收录该词目,建议专业研究者查阅《汉语大词典》"掉"字条第三义项,其中引宋人笔记《能改斋漫录》用例佐证其历史演变轨迹(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网络扩展解释

“掉捎”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理解:

  1. 基本含义
    根据汉典等古籍文献(),“掉捎”读作diào shāo,意为摇动。例如《淮南子·俶真训》中“摇消掉捎仁义礼乐”,即用此义,形容对传统礼乐的动摇或否定。

  2.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信息或物品传递过程中因中间环节失误导致的遗漏。例如:“重要文件经多人转交后容易掉捎,需谨慎处理。” 此用法更侧重比喻,强调传递的完整性。

  3. 字义拆分

    • 掉:包含“摆动、遗失、回转”等义项(如“掉头”“掉队”)。
    • 捎:读shāo时指“顺便携带”(如“捎信”),与“掉”组合后整体含义偏向动作性描述()。
  4. 使用建议
    古籍引用中多用本义“摇动”,现代语境下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若涉及信息传递场景,可参考引申义,但需注意其使用频率较低。

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淮南子》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汉稻白棘宝蜡逼问谗陷朝莫春草闯堂麤官道义之交调讥芳卿風廊風子符册复姓杠梁还射覈见厚俸怀诱护度隳损火纸煤嘉粮径复近耗矜缓进援极愿尽欢来件梁糲厉世摩钝卖折没羽之虎命中率摩加迪沙莫斯科保卫战耐格内守狃恩逆心偶数湓口披豁前奏曲巧合啓处奇谋球琳沙版申牒时流水产业疏冗书香世家惕栗挺劲同律亡辜乌头白马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