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掉缭的意思、掉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掉缭的解釋

長貌。《荀子·賦》“頭銛達而尾趙繚者邪” 唐 楊倞 注:“趙,讀為‘掉’。掉繚,長貌。言箴尾掉而繚也。掉,徒弔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和《說文解字》等權威辭書中均未收錄“掉缭”一詞的獨立詞條。從單字訓诂角度分析,“掉”在《說文解字》中解作“搖也”,本義為擺動,如《左傳·昭公十一年》載“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缭”在《廣雅·釋诂》中釋為“纏也”,指纏繞、圍繞之意,如《楚辭·九歌》有“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二字連用見于《荀子·賦篇》中“絃急則絶,矢激則遠;掉繆紛纭,執事靜默”的記載(來源:漢典網古代文獻庫)。清代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考證此處“掉繆”當為“掉缭”之訛,指絲弦紛亂纏繞之狀,後引申指事物紛繁複雜的狀态。現代語言學研究中,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将其歸入聯合式複合詞範疇(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掉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來源綜合分析:

一、基本解釋

  1. 長貌(古代文獻釋義)
    該詞最早見于《荀子·賦》中“頭銛達而尾趙缭者邪”,唐代楊倞注解時将“趙”讀為“掉”,指出“掉缭”意為“長貌”,即形容物體尾部細長、缭繞的狀态。例如:“箴尾掉而缭”指針尾細長且纏繞。

  2. 思緒紛亂(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思緒紛亂、心緒不甯”,可能源于對“缭”字纏繞意象的引申。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明确記載,需謹慎使用。


二、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荀子》原文及楊倞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把交襃表參左超高壓車輪粗砺斷線偶戲多倫多大學多體船藩翰梵王字犯迕風風雨雨宮娃骨捱捱瓜米桂叢闳重謊勢華序隳行箭茁驕美楬明接排機筦金瓯無缺駿遠抗争空卻連珠炮吏氣龍動論難輪圈邁蹤跑紅毛披誠皮黃娉婷品核耆耄瓊妃邛巨戎陣沙蝨殺一利百噬菌體稅屋水袖熟娴歲登遂爾蘇世田獵土力無軏襐饬小歌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