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吊卷的意思、吊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吊卷的解釋

[ask to see the archives] 調卷,提取案卷

詳細解釋

提取案卷文書。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集·公移字》:“公移中字,有日用而不知所自……弔,本傷也,愍也,今雲弔卷弔冊,有索取之義。”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辨訛》:“弔,問終也。而官府取文書曰弔卷,或曰弔錢糧。”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俗用字不知所始》:“弔,哀死也。而取文案曰弔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吊卷"在漢語詞典中屬于法律專業術語,指上級司法機關向下級機關調取已審結案件的卷宗進行複核的行為。該詞由"吊"(提取、調取)與"卷"(案卷)組合構成,核心含義包括:

一、程式性定義 特指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審結案件的卷宗調取核查程式,常見于再審或死刑複核制度中。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四十五條規定,死刑複核案件應當調取全部案卷材料。

二、實施主體限定 僅限具有監督權的司法機關行使,包括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檢察院對法院的調卷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六百零三條明确檢察機關抗訴時可要求調閱審判卷宗。

三、與"調卷"的異形同義現象 《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指出,"吊卷"與"調卷"屬于法律文書中的異形詞現象,實際應用中兩者具有完全等同的法律效力,但現行法律文本統一采用"調卷"的表述形式。

四、曆史沿革特征 該制度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的"秋審"制度,《大清律例》規定死刑案件需經刑部"吊核原卷",現代司法體系延續了這一監督機制的基本原理。

(注:本解釋參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公布的法律解釋文件,以及《法學大辭典》等專業工具書進行編纂,具體條款内容可通過中國法院網(www.court.gov.cn)權威發布平台查詢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吊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礎釋義

引證與曆史用法

  1. 明代文獻

    • 明代焦竑在《焦氏筆乘續集·公移字》中提到:“弔,本傷也、愍也,今雲弔卷弔冊,有索取之義。”
    • 顧起元《客座贅語·辨訛》記載:“弔,問終也。而官府取文書曰弔卷,或曰弔錢糧。”( )
    • 此處“弔”原意為哀悼,後引申為“索取”,用于公文場景。
  2. 清代文獻

    • 清代袁枚《隨園隨筆·俗用字不知所始》也提到:“弔,哀死也。而取文案曰弔卷。”()

綜合釋義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公文或司法場景,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客座贅語》《焦氏筆乘》等古籍原文( )。

别人正在浏覽...

闆澀弁端不藉木瓿甊長庚塵心傳燭繁暑墳丘告首貢公工人寒春含恨诃佛罵祖合骨橫眸葫蘆啼禍淫家藏戶有鲛龍家生婢進點金人緘口九光履戟牙镌秩犂镵烈業緑鹢馬杓子寐息門長霿雺麪鋪密進麋捐明兒青龍金匮窮城窮思極想乞恕榮抃山落實拍睡神司號員厮舍隋堤睢剌瑣縷所傷挑織吐珠玩兒完武昌柳五尚吳偉業響寇狎雉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