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琢鍛煉。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夫學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揚埃穢,雕鍛鑛璞,礱鍊屯鈍。”
“雕鍛”是一個由“雕”和“鍛”組合而成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通過精細的雕琢與錘煉來提升技藝或品質。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雕鍛”指通過精心雕琢與反複錘煉的過程,使事物或人的能力達到更高水平。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勖學》:“夫學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揚埃穢,雕鍛鑛璞,礱鍊屯鈍。”,意為學者通過學習和錘煉,去除雜質、提升自我。
“雕鍛”不僅強調技藝的打磨,還蘊含内外兼修的哲學意味。例如:
需注意與“錘煉”“雕琢”等近義詞的差異:“雕鍛”更強調雕與鍛的結合,即精細修飾與強力磨砺的雙重過程,常用于書面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漢語詞典中的解釋。
《雕鍛》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經過雕刻和鍛煉後變得精細、堅固或優美。
《雕鍛》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隹」和「金」。其中「隹」表示鳥的羽毛,而「金」表示金屬,兩者結合表示經過雕刻和鍛煉。
「隹(雨,14畫)」是漢字中的部首之一,常見的偏旁之一。
「金(钅,8畫)」也是漢字中的部首之一,意為金屬,常見的偏旁之一。
《雕鍛》的來源比較普通,在古代書法中經常出現,主要用于描述雕刻或鍛煉的工藝與效果。
繁體字中,「雕鍛」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任何變化。
《雕鍛》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這兩個字的意義非常簡練明确,所以其字形也沒有經曆太多的變遷。
1. 他經過多年的雕鍛,成為了一位出色的木匠。
2. 這把刀經過雕鍛後變得鋒利而堅固。
1. 雕刻
2. 鍛煉
3. 雕塑
4. 鍛造
1. 精雕細刻
2. 精雕
3. 鍛造
4. 鍛煉
1. 粗糙
2. 簡單
3. 堅固
4. 未經雕鍛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