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貂蟬的意思、貂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貂蟬的解釋

(1).貂尾和附蟬,古代為侍中、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後漢書·輿服志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 趙惠文 冠’。” 劉昭 注:“ 應劭 《漢官》曰:‘説者以金取堅剛,百鍊不耗。蟬居高飲絜,口在掖下,貂内勁捍而外溫潤。’此因物生義也。”

(2).借指貂蟬冠。《南史·江淹傳》:“初, 淹 年十三時,孤貧,常采薪以養母,曾於樵所得貂蟬一具,将鬻以供養。其母曰:‘此故汝之休徵也,汝才行若此,豈長貧賤也,可留待得侍中著之。’”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頭上貂蟬貴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誰雄!”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彼固曰異種賤族,非吾中夏神明之胄,所為立於其朝者,特曰冠貂蟬、襲青紫而已。”參見“ 貂蟬冠 ”。

(3).指侍中、常侍之官。亦泛指顯貴的大臣。《漢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内。” 唐 崔顥 《奉和許給事夜直簡諸公》:“寵列貂蟬位,恩深侍從年。” 宋 陸遊 《草堂拜少陵遺像》詩:“ 長安 貂蟬多,死去誰復算!”

(4).《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司徒 王允 家的歌伎。 王允 欲除奸臣 董卓 ,無計可施, 貂蟬 請自獻身,以博 董卓 歡心,後又故意勾引其義子 呂布 ,離間兩人關系,終借 呂布 之手,殺死 董卓 。唯此事不見于正史。 清 梁章鉅 《浪跡續談·貂蟬》:“《三國志演義》言 王允 獻 貂蟬 於 董卓 ,作連環計。正史中實無 貂蟬 之名,惟《董卓傳》雲, 卓 嘗使 布 守中閤, 布 與 卓 侍婢私通雲雲。 李長吉 作《呂将軍歌》雲:‘榼榼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大旗下。’蓋即指 貂蟬 事,而小説從而演之也。 黃右原 告餘曰:‘《開元占經》卷三十三,熒惑犯須女。占注雲,《漢書通志》: 曹操 未得志,先誘 董卓 ,進 刁蟬 以惑其君。此事異同不可攷,而 刁蟬 之即 貂蟬 ,則确有其人矣。’《漢書通志》今亦不傳,無以斷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貂蟬”一詞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學和語言演變來理解:

一、字面含義與官職象征

  1. 冠飾與官職
    原指漢代侍中、常侍等近臣冠冕上的裝飾物,由“貂尾”和“附蟬”組成()。其中:
    • 貂尾:象征勇猛機敏;
    • 附蟬:以金玉制成蟬形,寓意高潔清廉()。
      後引申為代指顯貴大臣,如《後漢書》記載“青紫貂蟬,充盈幄内”。

二、文學形象與曆史傳說

  1. 《三國演義》中的經典角色
    貂蟬是羅貫中筆下的虛構人物,被塑造為“四大美女”之一,以“閉月”之貌聞名。她作為司徒王允的養女,通過“連環計”離間董卓與呂布,最終促成董卓被殺()。

    • 關鍵情節:鳳儀亭事件中,她巧妙挑撥董呂矛盾,導緻二人反目()。
  2. 曆史原型争議
    正史中并無“貂蟬”記載,但存在相關線索:

    • 董卓婢女說:《三國志》提到呂布與董卓侍婢私通,可能為原型();
    • 呂布妻妾說:史書提及呂布之妻曾參與軍事決策,或為形象來源之一()。

三、文化意義與常見誤寫

  1. 文化符號
    貂蟬成為“美人計”的代名詞,象征智慧與美貌的結合。民間傳說中,她的結局多為悲劇,如隱姓埋名或被殺()。

  2. 常見誤寫提醒
    “蟬”不可寫作“婵”。“婵”形容女子姿态美好,而“貂蟬”本為冠飾名稱,後借作人名()。


貂蟬既是古代權貴的象征符號,也是文學虛構的傳奇女性。其形象融合了曆史碎片與藝術想象,需注意區分史實與演繹。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貂蟬》這個詞指代了一個在中國曆史上較為著名的人物。它的拆分部首是「豸」和「虍」,它的筆畫數目是14畫。這個詞源自中國古代傳說和曆史,與三國時期的貂蟬有關。在繁體中,「貂蟬」這個詞的寫法是「貂蟬」。根據古代漢字寫法,「貂蟬」可以寫作「貂蟾」。 例句:傳說中的貂蟬美麗動人,令人為之傾倒。 組詞:美人貂,貂蟬服裝,貂蟬傳說。 近義詞:閉月羞花、國色天香。 反義詞:丑陋、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