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奠馔的意思、奠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奠馔的解釋

置食物以祭。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生哀慟發引,威儀在途,男女叫號,人吏奠饌,攀轅遮道者不可勝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奠馔”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iàn zhuàn(注音:ㄉㄧㄢˋ ㄓㄨㄢˋ),其核心含義為“置食物以祭”,即通過擺放食物進行祭祀活動。

詳細解釋:

  1. 詞義
    指在祭祀或喪葬儀式中陳設食物以祭奠逝者或神靈,表達哀思與敬意。例如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中記載:“人吏奠饌,攀轅遮道者不可勝數”,描述了百姓在送葬時擺設祭品的情景。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傳統祭祀、喪葬禮儀中,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文獻或對古代禮儀的描述。

  3. 相關延伸

    • “奠”:指祭祀時擺放祭品的行為,如“奠酒”“祭奠”。
    • “馔”:本義為飲食或準備食物,如“盛馔”“馔玉炊金”。

權威來源參考:

該詞體現了古代禮儀中對逝者的尊重,屬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儀式性用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奠馔(diàn zhuàn)這個詞是指喪葬儀式中祭祀祖先時擺放飯食的儀式。下面詳細解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奠(diàn):由女性部首婦字旁和甲骨文的"示"構成,總計6劃。 - 馔(zhuàn):由食部和甲骨文的"饣"構成,總計13劃。 來源: 奠馔一詞最早來源于《尚書·周書·泰誓》:“百吳作胤,用我子孫昌,定義在天,無負于宗。”其中“胤”意為後代,古代祭祀祖先時,會擺放飯食以示敬意。 繁體: 奠馔的繁體字為「奠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奠馔也可以寫作「奠斫」或「奠斲」。 例句: - 這場葬禮上,家人們莊重地擺放着豐盛的奠馔。 - 奠馔儀式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組詞: 奠祭、奠儀、進馔、奠志、奠基 近義詞: 獻馔、祭奠 反義詞: 享馔、進貢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