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拔葵去織的意思、拔葵去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拔葵去織的解釋

《史記·循吏列傳》:“﹝ 公儀休 ﹞食茹而美,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雲:‘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後以“拔葵去織”為居官不與民争利的典故。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織。”《宋書·謝莊傳》:“臣愚謂大臣在祿位者,尤不宜與民争利,不審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織,實宜深弘。”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将軍長孫儉神道碑》:“拔園葵而去織婦,無三惑而絶四知。”《新唐書·蘇良嗣傳》:“ 公儀休 一諸侯相,拔葵去織,未聞天子賣果蔬與人争利。”亦省作“ 拔葵 ”。《南史·範泰傳》:“王者不言有無,諸侯不説多少,食祿之家不與百姓争利,故拔葵所以明政。” 宋 蘇轼 《和陽行先》:“拔葵終相 魯 ,辟穀會封 留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拔葵去織”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á kuí qù zhī,其核心含義是比喻為官者不與百姓争奪利益,強調清廉自守的為官之道。

詳細解釋:

  1. 字面含義
    “葵”指冬葵(古代重要蔬菜),“織”指紡織。字面意思是拔掉自家種的葵菜,舍棄家中的織布機,引申為官員主動放棄可能侵占百姓生計的私人産業。

  2. 典故出處
    源自春秋時期魯國宰相公儀休的故事(見《漢書·董仲舒傳》)。他因家中織布精美、種植的葵菜味美,擔心與從事紡織和種植的百姓争利,便怒逐織布的妻子,拔掉園中葵菜,并燒毀織機,以示不奪民利。

  3. 核心思想
    強調為官者應恪守本分,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尤其避免與普通民衆争奪生存資源。這一理念在古代被視為官員清廉的重要标準。

  4. 用法與示例

    • 多用于褒義語境,形容官員廉潔奉公。
    • 例句:“非謂拔葵去織,且欲省息紛纭。”(《梁書·徐勉傳》)
  5. 近義與反義

    • 近義:廉潔奉公、兩袖清風
    • 反義:與民争利、中飽私囊

提示:該成語在現代常用于強調公職人員的職業道德,倡導權力與民生的界限意識。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拔葵去織》這個詞是指在織布時拔除掉織布機上的葵花稈,以确保布料質量的一個過程。它可以被拆分成“拔”、“葵”、“去”和“織”四個部分。拔的部首是手/扌,葵的部首是艹,去的部首是厶,織的部首是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漢語中與織布相關的傳統工藝術語。 在繁體中,拔葵去織的寫法是「拔葵去織」。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我無法給出确切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關于“拔葵去織”的例句: 1. 拔葵去織是織布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2. skilled artisans master the technique of 葵花稈布 (bá kuí qù zhī) which means plucking kenaf and spinning the fibers into cloth. 3. 她在織布時,總是用心地拔葵去織,以确保布料的質量。 關于組詞,我無法提供相關信息,但你可以使用這個詞與其他詞彙進行組合創造自己的詞彙。 近義詞方面,我沒有找到與“拔葵去織”非常類似的詞彙。 反義詞方面,我也沒有找到與“拔葵去織”相對立的詞彙。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