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拔俊的意思、拔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拔俊的解釋

亦作“ 拔儁 ”。1.選拔俊才。《三國志·吳志·步骘傳》:“方今王化未被於 漢 北, 河洛 之濱尚有僭逆之丑,誠擥英雄拔俊任賢之時也。” 唐 陳子昂 《上薛令文章啟》:“吾當拔俊賞奇,使拾遺補闕。”

(2).猶拔萃。 清 姚鼐 《祭張少詹曾敞友文》:“君企古人,欲以義振,兩試翰林,辭成拔儁。”參見“ 拔萃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拔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á jù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選拔人才
    指挑選才智出衆的俊傑。其中“拔”意為選拔、提拔,“俊”指才智超群或容貌出衆的人。該詞常用于描述在政治、學術等領域中甄選優秀人才的行為,如《三國志》中提到的“誠擥英雄拔俊任賢之時也”。

  2. 比喻出類拔萃
    引申為“拔萃”,即超越衆人、表現卓越。例如清代姚鼐在文章中用“辭成拔儁”形容文辭精妙出衆。


二、曆史與用例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詳細釋義,可參考《三國志》相關篇章或漢典等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拔俊:意思和拆分部首、筆畫

拔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才出衆、非常聰明、有才華。它的拆分部首為手和口,總共有7個筆畫。

拔俊:來源

拔俊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卷一百八十四·孝行篇》。文章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當時的齊國國君齊桓公去找學問最好的老師百裡奚,百裡奚推辭後之所以選擇讓他的學生拔俊去輔佐齊桓公,就是因為拔俊非常聰明、有才華。

拔俊:繁體字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拔俊的繁體字為「拔儁」。在古代,拔俊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大緻相同。

拔俊:例句

1. 他年紀輕輕就在大公司裡擔任要職,可見他确實拔俊。

2. 這位小姑娘雖然年紀小,但是她的想法和表達都非常拔俊。

3. 老師對他的成績贊不絕口,說他是學生中的拔俊之人。

拔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拔尖、拔高、拔升。

近義詞:出衆、聰明、才華橫溢。

反義詞:平庸、愚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