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砥厄的意思、砥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砥厄的解釋

美玉名。《戰國策·秦策三》:“臣聞 周 有砥厄, 宋 有結緑, 梁 有懸黎, 楚 有 和 璞。”《史記·範雎蔡澤列傳》作“砥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砥厄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瑞玉名稱,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指美玉 作為玉名,“砥厄”特指一種質地堅硬、色澤溫潤的玉石。《漢語大詞典》第七卷第1123頁明确收錄該詞條,釋義為:“砥厄,美玉名。”其命名可能源于玉質如砥石般堅硬(“砥”),且帶有天然紋絡(“厄”通“轭”,喻紋理)的特征。

二、典故中的祥瑞象征 在《淮南子·道應訓》記載的傳說中,砥厄與“結綠”“懸黎”并稱三大寶玉,為周王室所藏。戰國時,秦昭王曾欲以十五城交換趙國的和氏璧,而齊國使者提及砥厄等玉時稱:“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黎,楚有和璞”,表明砥厄在當時與和氏璧齊名,是象征國運的傳世珍寶。

三、字源考據 •砥:《說文解字》釋為“柔石也”,引申為質地堅實; •厄:通“轭”,原指車轅橫木,因玉器表面常有天然绺裂或紋路似轭形,故以“厄”喻指玉料紋理。二字組合凸顯此玉剛柔相濟、紋絡獨特的屬性。

文獻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淮南子·道應訓》(中華書局點校本)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砥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美玉名
    根據《戰國策·秦策三》記載,砥厄是周王室的鎮國之寶,與宋國的“結緑”、梁國的“懸黎”、楚國的“和璞”并稱四大名玉。後周武王滅商後,此玉重回周室,成為王權象征,傳承至周赧王,共曆37世。

  2. 字義分解

    • 砥(dǐ):細的磨刀石,引申為“磨砺”之意。
    • 厄(è):原指險阻、困境,此處與“砥”組合為專有名詞。

二、曆史典故

砥厄最早見于《戰國策》和《史記·範雎蔡澤列傳》(記載為“砥砨”),相傳商末周文王之子伯邑考為救父,将此玉獻給纣王,後周武王伐纣成功,寶玉複歸周室。


三、衍生解釋

現代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通過艱苦奮鬥克服困難”,但此用法較少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擴展。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戰國策》《史記》原文或權威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愛美阿梨半休財門慘爾豺節抄手扯筋搊琵琶撮把戲墊戲胴胧頓時繁言憤慨附影附聲高科告饒高危公衆勾勾搭搭灌溉渠诃藜棒緩帶之思弧度兼日加沙巀嶭急放具茨狂矢勒花列房栊戶龍蹲虎踞魯論縷羅馬蕲免稅商店挪威海偏生牆腰青椒勤約雀眼三元節賞月少慢差費沈鸷時聘誦訓體問通馗抟廉瓦盌為叢驅雀尉官烏賊相副逍遙公細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