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持泰阿的意思、倒持泰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持泰阿的解釋

亦作“ 倒持太阿 ”。倒持寶劍,将劍把交給别人。比喻輕率地授人權柄,自己反受其害。《漢書·梅福傳》:“至 秦 則不然,張诽謗之罔,以為 漢 敺除,倒持泰阿,授 楚 其柄。” 顔師古 注:“泰阿,劍名, 歐冶 所鑄也。言 秦 無道,令 陳涉 、 項羽 乘間而發,譬倒持劍而以把授與人也。”《舊唐書·陳夷行傳》:“自三數年來,姦臣竊權,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鐏柄。” 清 薛福成 《籌洋刍議》:“況今駐 華 各使,惟利是視,又值修約之際,蹈瑕伺間,詭謀百出,不豫為之防,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 宋 王安石 《兼并》詩:“姦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後世始倒持,黔首遂難裁。”《明史·王用汲傳》:“夫威福者,陛下所當自出,乾綱者,陛下所當獨攬。寄之於人,不謂之旁落,則謂之倒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倒持泰阿”是一個源自東漢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一、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語法

四、近義詞與擴展

五、示例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成語詞典(來源:、2、5、8)。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持泰阿

倒持泰阿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集體喪失了正常的立場和主張,變得背道而馳。它的意思是指拿着泰山的重擔卻倒過來扛,形容背道而馳,颠倒是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倒持泰阿的拆分部首是倒(⺂)和手(手部首)。

按筆畫來分,倒持泰阿的筆畫分别是:倒(7畫)、持(9畫)、泰(8畫)、阿(8畫)。

來源

倒持泰阿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上篇》的“鴻惟嶽降而雌”這句話,意思是泰山倒了而雌性兆示萬物将傾。後來泰山成為極重的符號,其倒立則是颠覆的象征,因此用“倒持泰阿”來比喻背道而馳的行為。

繁體

倒持泰阿的繁體字為「倒持泰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倒持泰阿的寫法有所差異。例如在《廣韻》中倒持泰阿寫作「㐃持太阿」。

例句

他本是一個高尚正直的人,如今卻倒持泰阿,成為了衆人唾棄的對象。

組詞

倒行逆施、颠倒黑白、背道而馳。

近義詞

背離、違反、背道而馳。

反義詞

遵守、秉持、持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