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刀叉的意思、刀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刀叉的解釋

[knife and fork] 吃西餐用的刀和叉

詳細解釋

刀和叉。指西餐餐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一回:“吃大菜是用刀叉吃的,不用筷子。” 錢锺書 《圍城》二:“你看他吃相多壞!全不象在外國住過的……他吃鐵排雞,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雞腿起來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刀叉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刀叉指西餐中用于切割和取食的餐具組合:

二、文化内涵與使用場景

  1. 餐飲禮儀象征

    刀叉的使用體現西方餐桌禮儀,如左手持叉固定食物,右手持刀切割,完成後換右手持叉進食。不同菜式可能搭配專用刀叉(如魚刀、甜品叉)。

  2. 中西餐具對比

    區别于中餐的筷子,刀叉反映“分食制”傳統,強調個體化用餐方式,而筷子更體現“共食制”下的共享文化。

三、曆史演變

刀叉雛形可追溯至古埃及時期,但現代形制定型于15-16世紀的歐洲。早期為貴族專用,18世紀後隨工業革命普及至大衆,材質從銀、象牙發展為不鏽鋼等。

四、延伸含義

在漢語中,“刀叉”偶作隱喻: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王仁湘. 《飲食與中國文化》. 人民出版社,1994.
  3. 李約瑟.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 科學出版社,2000.

(注:因文獻無公開電子版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平台查閱紙質書籍。)

網絡擴展解釋

刀叉是西方飲食文化中常用的餐具組合,主要用于切割和夾取食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刀叉由刀具和叉具組成,是西餐的标準餐具。刀具用于切割肉類等食物,叉具則用于固定或叉取食物。這一組合與西方以肉食為主的飲食傳統密切相關,尤其適合處理牛羊肉類。

二、使用方法

  1. 持握方式: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叉齒朝下固定食物,刀具配合切割。
  2. 使用順序:從餐盤外側向内側依次取用,不同尺寸的刀叉對應前菜、主菜等不同餐點。

三、材質與類型

四、曆史起源

刀叉的演變與歐洲遊牧民族密切相關:

五、文化對比

與中式筷子的"夾取"功能不同,刀叉設計更側重"切割+固定"的協作,反映了畜牧業為主的飲食結構差異。這種餐具組合在16世紀後才在歐洲普及,比筷子晚約3000年。

(可通過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獲取更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白點風白項烏寶塔詩不露神色出鬼入神出繼黜谪村豎當代英雄淡竚得放手時須放手點把點點冊電離度彫斲丢空對對子鵝行鴨步風清拂曙海蝕恒姿恨相知晚宏偉後滾翻槐陌蹇澀儁功開納開折爌炾老漢靈輤靈星門龍旜慢臉平至貧啬鎗金乞抽扢叉绮飾取青媲白冗濁睿聰三街兩市神天失馬翁師太樞輔沓出烴基枉酷望鄉台威敬問斷溫馥無服瞎榜纖佞析骸以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