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name of ancient Chinese song for court entertainment in Hahn and Jihn Dynasty] 古樂府曲名,内容是勸丈夫不要另尋新歡
(1).樂府楚調曲名。《西京雜記》卷三:“ 相如 ( 司馬相如 )将聘 茂陵 人女為妾, 卓文君 作《白頭吟》以自絶, 相如 乃止。” 唐 王昌齡 《悲哉行》:“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五娘相會》:“《白頭吟》記得不曾忘,緑鬢婦何故在他方?” 明 王九思 《次康對山<四時閨怨>》曲:“何處買知音?浪費黃金。 相如 空負《白頭吟》。”按,《宋書·樂志》大曲中有古辭《白頭吟》,《玉台新詠》列為古樂府,《樂府詩集》收兩篇,都不言 卓文君 所作。
(2).古琴曲名。
《白頭吟》是漢樂府中的一首經典民歌,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含義及相關背景:
「白頭吟」屬樂府《相和歌辭·楚調曲》,字面意為「白首之人的吟歎」。其核心意象通過「白頭」象征對忠貞愛情的堅守,而「吟」則體現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抒發。
相傳為漢代才女卓文君所作:司馬相如顯貴後欲納妾,卓文君以此詩勸誡,最終使丈夫回心轉意()。但學界對此存争議,部分學者認為屬民間集體創作。
詩中運用釣魚隱語(「竹竿何袅袅,魚尾何簁簁」)暗喻婚戀關系,并創造性地将叙事與抒情結合,塑造出中國文學史上首個主動捍衛愛情尊嚴的女性形象。
該詩開創「棄婦詩」新範式,李白等後世詩人多有拟作。2024年其相關典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現代仍常見于婚慶祝福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