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啗説 ”。
“啖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啖悅”由“啖”(dàn,意為吃、品嘗或利誘)和“悅”(yuè,意為愉悅)組成。根據權威詞典解釋,它實際是“啖說”的異寫形式,其中“說”為“悅”的古字,表示通過利益或言語誘導使人喜悅。
“啖悅”更權威的解釋偏向“利誘使悅”,強調通過利益或言語誘導達成目的,而非單純用食物取悅。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代文獻《外論一》。
《啖悅》是一個表示美食品嘗滋味、享受美食的動詞短語,源自于漢語。它形容人們在品嘗美食時感到愉悅滿足。
《啖悅》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口和心,分别代表口腔和内心的感受。它共有10個筆畫。
《啖悅》的繁體字為儋悅。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啖悅》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噉悅。
1. 味道鮮美的菜肴讓人感受到了美食的啖悅。
2. 這家餐廳的糕點讓人在第一口就體驗到了滿滿的啖悅。
3. 他一口一口地品嘗着蛋糕,臉上洋溢着極大的啖悅之情。
1. 啖食:品嘗美食。
2. 悅耳:指聲音或音樂使人感到愉悅。
3. 悅目:形容景色美麗動人,令人愉悅。
1. 美味:形容食物好吃。
2. 滋味:指吃東西時的味道感受。
3. 感激:指因為某種好事或好處而感到欣慰滿足。
1. 難以下咽:指食物不好吃,難以吞咽。
2. 失望:指對期望的事物不滿意。
3. 疲憊:形容身心疲憊,不愉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