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膺的意思、诞膺的详细解释
诞膺的解释
承受(天命或帝位)。《书·武成》:“我文考 文王 ,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 孔 传:“大当天命。”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陛下诞膺宝歷,思致理平。” 明 归有光 《封朝鲜国王妃朴氏诰文》:“制曰:‘我祖宗诞膺天命,统御万方。’”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天貺大东,数千年前,早开楛矢信义之俗,以待我祖宗诞膺景命,混一神洲。”
词语分解
- 诞的解释 诞 (誕) à 大:诞命。 欺诈,虚妄:怪诞。诞妄。 生育,人出生:诞生。诞辰(生日)。 生日:寿诞。华诞。圣诞节。 放荡:放诞。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 膺的解释 膺 ī 胸:义愤填膺。 接受,承当:膺选(当选)。膺赏。膺受。荣膺。 讨伐,打击:膺惩。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诞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诞膺(dàn yīng)意为“承受天命或帝位”,常用于描述帝王或统治者顺应天意、继承大统的合法性。例如《尚书·武成》中记载周武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即指周武王接受天命统治天下(,)。
2.词源与结构
- 诞:此处作助词,无实义,用于加强语气;
- 膺:本义为“胸”,引申为“承受、承担”。
组合后,“诞膺”强调“庄严地接受(天命或责任)”,带有神圣化色彩(,)。
3.历史用法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如:
- 《三国志》:陆逊提及孙权“诞膺期运”,赞其顺应时运称帝;
- 唐代陆贽:称颂皇帝“诞膺宝历(国运)”;
- 明清文献:如归有光、陈康祺的诰文,均用于强调统治者合法性(,)。
4.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仅见于历史研究或古典文学分析,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庄严、仪式化的语义。
“诞膺”是典型的古汉语政治术语,体现中国古代“君权神授”思想。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尚书》《三国志》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诞膺(dàn yīng)是一个汉字词,它的意思是指出生、诞生,也可指出现、降临。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胸】,总共有14个笔画。它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古时候的写法中,字形稍有不同。此外,诞膺也有繁体字形。
以下是一句使用诞膺的例句:
他们兴高采烈地庆祝着新生婴儿的诞膺。
一些与诞膺相关的组词包括:诞生、降临、初生。
近义词可以是:出世、降生、诞生。
至于反义词,与诞膺相对的词汇可能包括死亡、消失、离世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