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丹雘的意思、丹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丹雘的解釋

(1).可供塗飾的紅色顔料。《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斲,惟其塗丹雘。” 孔穎達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志·記恭請聖語》:“﹝上﹞從至 翠寒堂 ,棟宇顯敞,不加丹雘。” 明 楊慎 《藝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謂之芝泥;今之錦砂,古謂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祠宇﹞規模宏壯,丹雘彰施,備極絢爛。”

(2).塗飾色彩。 唐 羅隱 《讒書·木偶人》:“其後 徐 之境以雕木為戲,丹雘之,衣服之。” 元 方回 《估客樂》詩:“養犬喂肉睡氊毯,馬廄驢槽亦丹雘。” 清 龔自珍 《與人箋》八:“門庭丹雘,奕奕華好。”

(3).比喻君王的恩澤。《文選·顔延年<和謝監靈運>》:“伊昔遘多幸,秉筆侍兩閨。雖慙丹雘施,未謂玄素睽。” 李善 注:“丹雘,喻君恩也。”

(4).猶言藻飾。 清 吳偉業 《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詩之三:“伊昔 嘉 隆 時,文章尚丹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丹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紅色顔料
    指可供塗飾的優質朱砂或紅色礦物顔料,最初來源于礦物“丹”(朱砂)的加工品。《說文解字》提到“雘”本義為“善丹”,即質量上乘的紅色顔料,後擴展為泛指彩色顔料。

  2. 塗飾色彩
    作動詞使用,表示用顔料裝飾、塗抹。例如唐代羅隱《讒書·木偶人》中“丹雘之,衣服之”,即描述對木偶進行彩繪。

二、引申義與比喻義

  1. 比喻君王的恩澤
    古代文獻中常以“丹雘”象征帝王對臣民的恩惠。如《文選·顔延年〈和謝監靈運〉》中“丹雘施”喻指君恩。

  2. 藻飾文辭
    引申為對文采的修飾,類似“潤色”之意,強調語言或文字的雕琢與美化。

三、其他相關

四、文獻例證

總結來看,“丹雘”從具體的顔料逐漸衍生出塗飾、恩澤、文飾等抽象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的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丹雘(dān hu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紅色的花朵。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火”和“木”,總共有9個筆畫。丹雘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在繁體中叫做「丹雘」。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一些不同。丹雘在古代的漢字寫法是「丹閧」。這個寫法中,“閧”代表了花朵綻放時的盛大景象。 下面是一個關于丹雘的例句:我看到公園裡開滿了丹雘,真是美麗極了! 關于組詞,你可以根據需求來造句,例如:丹雘盛開、丹雘綻放等等。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使用“紅花”來代替丹雘。 而反義詞方面,可以考慮使用“白花”來表示與丹雘形成對比的概念。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