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誕罔的意思、誕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誕罔的解釋

荒誕虛妄。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共工氏》:“至於怒觸 不周之山 ,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此説尤為誕罔。” 清 褚人穫 《堅瓠三集·茄字》:“世人誕罔,自詡博洽。” 羅惇曧 《文學源流》:“自圖讖并出,取媚時王,以僞雜真,益崇誕罔,則以讖淆緯,而緯義滋漓,朱紫混然,孰從鉤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誕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àn wǎng,其核心含義為荒誕虛妄,通常用來形容不符合事實、缺乏根據的言論或行為。

詳細解釋:

  1. 詞義構成:

    • 誕:本義指虛妄、誇大,如“怪誕”“荒誕”;
    • 罔:意為蒙蔽、不真實,如“欺罔”; 組合後強調“不真實且荒謬”的語義。
  2. 古籍用例:

    • 宋代洪邁《容齋三筆·共工氏》批評共工觸山的傳說“尤為誕罔”;
    • 清代褚人穫《堅瓠三集·茄字》指責某些人“誕罔自诩”,即虛假誇耀學識。
  3. 使用語境: 多用于書面表達,常見于對離奇傳說、浮誇言論或缺乏邏輯的觀點的批判,帶有明顯的否定色彩。

擴展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漢語詞彙的語境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誕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欺騙、迷惑。該詞可拆分為“讠”和“亡”的部首,其中“讠”是“言”的變體,表示與語言相關的意思,而“亡”則表示缺少或失去的意思。《誕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經典《尚書》,出自《誕谟》一章。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誕輞」。 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誕罔》常見的古代寫法沒有特殊變化。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言辭詭詐,真是一派《誕罔》之辭。 與《誕罔》相關的詞彙包括《詐騙》、《欺詐》、《迷惑》等。這些詞彙都與欺騙、虛假的意思相關。與《誕罔》相反的詞彙可能是《真實》、《誠實》、《坦誠》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