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誕罔的意思、誕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誕罔的解釋

荒誕虛妄。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共工氏》:“至於怒觸 不周之山 ,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此説尤為誕罔。” 清 褚人穫 《堅瓠三集·茄字》:“世人誕罔,自詡博洽。” 羅惇曧 《文學源流》:“自圖讖并出,取媚時王,以僞雜真,益崇誕罔,則以讖淆緯,而緯義滋漓,朱紫混然,孰從鉤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誕罔”為古漢語複合詞,由“誕”與“罔”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虛妄不實、欺蒙荒誕。《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荒誕虛妄”,《辭源》則注作“欺騙蒙蔽”,具體可從三方面解析:

  1. 詞義構成

    “誕”本義為說大話,《說文解字》載“誕,詞誕也”,引申為虛妄、誇大;“罔”通“網”,《爾雅》訓“無也”,後衍生出蒙蔽、欺騙義。二字組合後,詞義疊加強調“以虛妄之言欺人”的否定性語義(《漢語大詞典》)。

  2. 文獻用例

    明代《萬曆野獲編》載:“其說誕罔不經,士林多嗤之”,此處“誕罔”形容言論荒誕無據;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雲:“若飾僞以亂真,則誕罔之甚矣”,則指刻意作僞的欺瞞行為(《辭源》)。

  3. 近義辨析

    與“誕妄”相比,“誕罔”更側重主觀欺騙性;與“虛罔”相較,其語義重心在“荒誕不實”。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多見于古典文獻評注,如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中注疏“燕齊海上之方士多傳述誕罔之術”(《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誕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àn wǎng,其核心含義為荒誕虛妄,通常用來形容不符合事實、缺乏根據的言論或行為。

詳細解釋:

  1. 詞義構成:

    • 誕:本義指虛妄、誇大,如“怪誕”“荒誕”;
    • 罔:意為蒙蔽、不真實,如“欺罔”; 組合後強調“不真實且荒謬”的語義。
  2. 古籍用例:

    • 宋代洪邁《容齋三筆·共工氏》批評共工觸山的傳說“尤為誕罔”;
    • 清代褚人穫《堅瓠三集·茄字》指責某些人“誕罔自诩”,即虛假誇耀學識。
  3. 使用語境: 多用于書面表達,常見于對離奇傳說、浮誇言論或缺乏邏輯的觀點的批判,帶有明顯的否定色彩。

擴展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漢語詞彙的語境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伴奏陂障忭踴邊圉诐谒錘子大椒雕俗動人心魄逗樂兒耳聰目明防空仿宣紙格律詩宮喤鬼出電入過狀旱船寒瘁黑光燈豁然架梁金戈鐵騎涓勺訣語掘閱抗橫克分子酷厲刳形去皮僚庶厲虐榴皮字麗正龍戰于野籠照馬鬣慢緩明號泯沒蟠委錯紾麡狼頃常磬出清隽琦行乞與柔中有剛橤橤尚享搧箱釋甲思尋特除拜晚節香誣蔽烏裡八糟無夷相士小貓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