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膽銅的意思、膽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膽銅的解釋

我國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種銅合金。因所用為膽礬水,故稱;因亦稱此法為膽銅法。 魏 晉 示煉丹術盛行,已有此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技術的先聲。 宋 為鑄錢需要,此法更為興盛。 元 明 後始見廢止。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財賦三·銅鐵鉛錫坑冶》:“坑皆有膽銅者,蓋以鐵為片,浸之膽水中,後數十日即成銅。”《宋史·食貨志下二》:“浸銅之法:以生鐵鍛成薄片,排置膽水槽中浸漬數日,鐵片為膽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鐵煤入爐,三煉成銅。大率用鐵二斤四兩,得銅一斤, 饒州 興利場 , 信州 鉛山場 各有歲額,所謂膽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膽銅”一詞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權威性較高的資料進行辨析:

一、冶金技術術語(主流解釋)

  1. 定義:指中國古代通過水冶法從膽礬水中提取的銅合金。其核心工藝被稱為“膽銅法”。
  2. 工藝原理:将鐵片浸泡于膽礬(硫酸銅)溶液中,通過置換反應得到銅。反應式為: $$ Fe + CuSO_4 → FeSO_4 + Cu $$ 約消耗2.4斤鐵可置換1斤銅(參考宋代李心傳記載)。
  3. 曆史沿革:
    • 起源:魏晉時期煉丹術的副産品,成為世界最早的水法冶金技術。
    • 興盛:宋代因鑄錢需求大規模應用,如饒州、信州等地設專門生産場。
    • 廢止:元明後逐漸被其他冶煉技術取代。

二、成語釋義(需謹慎采信) 部分非權威資料将其解釋為“形容人膽大無畏,如銅像般堅定”。但該釋義未見于《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且與大量冶金史料矛盾,可能為現代誤傳。

建議:學術研究或曆史考證中應采納冶金術語解釋,成語用法需進一步文獻佐證。若需了解冶煉細節,可參考《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等宋代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膽銅(dǎn tóng)是一個漢字詞組,指的是一個人膽大心強、毫不畏懼的品質。下面是關于膽銅的一些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膽字的部首是月,銅字的部首是金,膽字有8畫,銅字有16畫。 2. 來源:膽銅這個詞最早出自《孟子·公孫丑上》一章,用來形容人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 3. 繁體:在繁體字中,膽和銅的字形和簡體字一樣。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膽和銅的字形與現代字形略有不同,但仍能識别。 5. 例句:他膽銅無懼地面對困難,堅決完成了任務。 6. 組詞:膽大心細、膽大包天、膽大妄為等。 7. 近義詞:膽量、膽略、膽識。 8. 反義詞:怯懦、膽小、畏縮。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