甔石的意思、甔石的詳細解釋
甔石的解釋
指少量的糧食。 宋 蘇轼 《乞赙贈劉季孫狀》:“今年五月卒於宮所,家無甔石,妻子寒餓,行路傷嗟。” 宋 王觀國 《學林·甔甈》:“甔石乃二物。一甔一石之糧,言甚少也。” 明 方孝孺 《寄修德》詩:“甔石無儲免憂戚,抱書攲卧困即眠。” 王闿運 《莫姬哀詞》:“與子從君,雙栖石門,不謀甔石,但有琴尊。”
詞語分解
- 甔的解釋 甔 ā 壇子一類的瓦器:酒甔。 筆畫數:; 部首:瓦; 筆順編號:
- 石的解釋 石 í 構成地殼的礦物質硬塊:石破天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藥石。藥石之言(喻規勸别人的話)。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姓。 石 à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
網絡擴展解釋
“甔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dàn shí(以的注音為準,的“dān shí”可能存在誤注)。
- 含義:指少量的糧食,形容生活貧困或物資匮乏的狀态。例如蘇轼《乞赙贈劉季孫狀》中提及“家無甔石”,即家中無餘糧()。
2.文獻用例
- 宋代王觀國《學林·甔甈》提到:“一甔一石之糧,言甚少也”,進一步說明其表“極少”的量化含義()。
- 明代方孝孺《寄修德》詩“甔石無儲免憂戚”,亦以“甔石”強調清貧的生活狀态()。
3.字形與詞源
- “甔”為古代陶制容器,容量約一石(約合現代30公斤),與“石”組合後,字面意為“一甔一石”,引申為微薄的糧食儲備()。
4.注意區分
- 需與“礜石”“榍石”等礦物名稱區分(如-10),後者為礦石或藥材,與糧食無關。
5.現代使用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說文解字》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甔石的意思
甔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于農田中分割土地的小石塊和石堆。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甔石的部首是石,拆分後的筆畫順序為九畫。
來源
甔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文化。農民在整地時,會将甔石堆放在田地的邊緣或隔斷田地的不同部分,以便劃分不同的種植區域。
繁體
甔石的繁體字為黤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甔石在古代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多變化,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甔石在農田中起到了隔離和分割的作用。
組詞
甔田(用甔石分割的田地)
甔園(用甔石分割的果園)
甔牆(用甔石建成的圍牆)
甔坑(用甔石圍起來的坑地)
甔路(用甔石鋪成的小路)
近義詞
田界、界石、地界
反義詞
一片田、統一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